Font Size

Cpanel

搜尋內容

Super User

Super User

週五, 05 七月 2013 12:04

中國戲劇梅花獎獲獎演員

1

1984年)

張繼青(崑劇)、葉少蘭(京劇)、任跟心(蒲劇)、曉艇(川劇)、劉長瑜(京劇)、李維康(京劇)、郭澤民(蒲劇)、谷文月(評劇)、劉玉玲(河北梆子)、王曼苓(評劇)

2

1985年)

茅威濤(越劇)、茅善玉(滬劇)、洪雪飛(崑劇)、楊淑蕊(京劇)、劉萍(評劇)、遲小秋(京劇)、尚長榮(京劇)、孫毓敏(京劇)、張學津(京劇)、侯少奎(崑劇)

3

1986年)

裴艷玲(崑劇)、汪世瑜(崑劇)、王立軍(京劇)、于盛樂(楚劇)、閻桂祥(京劇)、李光(京劇)、張惠雲(河北梆子)、梁谷音(崑劇)、李東橋(秦腔)、林為林(崑劇)

4

1987年)

計鎮華(崑劇)、華文漪(崑劇)、涂玲慧(贛劇)、湯玉英(豫劇)、馬蘭(黃梅戲)、田桂蘭(晉劇)、蔡正仁(崑劇)、王鳳芝(河北梆子)、雷英(京劇)、張寄蝶(崑劇)、岳美緹(崑劇)、華雯(滬劇)、王玉蘭(京劇)、王芝泉(崑劇)、李二娥(河北梆子)

5

1988年)

馮玉萍(評劇)、石小梅(崑劇)、楊至芳(京劇)、武俊英(蒲劇)、馬玉璋(京劇)、宋丹菊(京劇)、劉芸(川劇)、蔡瑤銑(崑劇)、趙葆秀(京劇)、霍俊萍(五音戲)、戴春榮(秦腔)、馬少良(京劇)、高翠英(晉劇)、劉秀榮(評劇)、王奉梅(崑劇)

6

1989年)

王萬梅(晉劇)、葉金援(京劇)、左大玢(湘劇)、郭彩萍(晉劇)、馮剛毅(粵劇)、沈健謹(京劇)、雷保春(河北梆子)、曾靜萍(梨園戲)、鄧敏(京劇)、陳美蘭(婺劇)、古小琴(川劇)、朱世慧(京劇)、楊春霞(京劇)、王清芬(豫劇)、沈鐵梅(川劇)

7

1990年)

牛淑賢(豫劇)、黃孝慈(京劇)、馬淑華(評劇)、許愛英(眉戶戲)、虎美玲(豫劇)、于魁智(京劇)、辛寶達(京劇)、陳智林(川劇)、張靜嫻(崑劇)、言興朋(京劇)、李秀雲(評劇)、王樹芳(京劇)、李靜文(京劇)、周龍(京劇)、張幼麟(京劇)

8

1991年)

白淑賢(龍江劇)、胡小鳳(豫劇)、楊乃彭(京劇)、栗桂蓮(晉劇)、薛亞萍(京劇)、宋轉轉(晉劇)、胡和顏(漢劇)、李金枝(豫劇)、楊赤(京劇)、林繼凡(崑劇)、李喜華(豫劇)、穀秀榮(豫劇)、丁凡(粵劇)、胡錦芳(崑劇)、蘇國璋(桂劇)、陳俐(贛劇)、王永光(湘劇)、鄧宛霞(京劇)、馬文錦(川劇)、王繼珠(京劇)、馬忠琴(黃龍戲)、王海波(京劇)

9

1992年)

王玉珍(滇劇)、鄧沐瑋(京劇)、田蔓莎(川劇)、邢美珠(京劇)、劉趙黔(花鼓戲)、杜玉梅(晉劇)、李維銓(評劇)、吳國華(上黨梆子)、邱玲(漢劇)、宋麗(評劇)、張虹(江蘇梆子)、張愛珍(上黨梆子)、陳瑜(滬劇)、陳巧茹(川劇)、陳淑敏(豫劇)、黃小午(崑劇)、黃新德(黃梅戲)、崔連潤(評劇)、顧薌(滑稽戲)

10

1993年)

小香玉(豫劇)、馬惠民(評劇)、劉海波(新城戲)、關靜蘭(京劇)、李經文(京劇)、李樹建(豫劇)、張鳳蓮(漫瀚劇)、陳乃春(閩劇)、陳淑芳(京劇)、楊仲義(雁劇)、周雲娟(越劇)、侯丹梅(京劇)、賀小漢(湘劇)、倪同芳(錫劇)、章蘭(豫劇)

11

1994年)

二度梅:茅威濤(越劇)、劉芸(川劇)

一度梅:李仙花(漢劇)、喻海燕(川劇)、梁偉平(淮劇)、馬莉莉(滬劇)、王藝華(蒲劇)、史敏(京劇)、張曼君(採茶戲)、陳少雲(京劇)、李龍斌(徽劇)、龍紅(採茶戲)、王蓉蓉(京劇)、秦雪玲(京劇)

12

1995年)

二度梅:白淑賢(龍江劇)

一度梅:陳霖蒼(京劇)、李萍(京劇)、孟廣祿(京劇)、王芳(崑劇)、何玲(川劇)、歐凱明(粵劇)、史佳花(晉劇)、張志紅(崑劇)、陳韻紅(粵劇)、張富光(崑劇)、王紅麗(豫劇)、崔建華(晉劇)、景雪變(蒲劇)、楊鳳一(崑劇)

13

1996年)

二度梅:尚長榮(京劇)、裴艷玲(河北梆子)

一度梅:彭蕙蘅(河北梆子)、小王彬彬(錫劇)、李梅(秦腔)、崔彩彩(蒲劇)、鞠小蘇(京劇)、蕭德美(川劇)、郭明娥(上黨梆子)、曹汝龍(湘劇)、吳鳳花(越劇)、朱巧雲(豫劇)、梁國英(淮劇)、楊俊(黃梅戲)、周樺(豫劇)、劉靜(崑劇)、李勝素(京劇)、魏海敏(京劇)

14

1997年)

一度梅:唐元才(京劇)、倪惠英(粵劇)、謝濤(晉劇)、成鳳英(雁劇)、袁淑梅(評劇)、翁國生(崑劇)、張艷玲(京劇)、趙一青(採茶戲)、胡新中(花鼓戲)、許娣(曲劇)、張建敏(婺劇)、竇鳳琴(秦劇)、劉丹麗(楚劇)

15

1998年)

二度梅:顧薌(滑稽戲)

一度梅:董成(徽劇)、王平(京劇)、許荷英(河北梆子)、梁耀安(粵劇)、楊麗瓊(花燈戲)、曹秀琴(粵劇)、謝群英(越劇)、賈粉桃(雁劇)、蔣淑梅(川劇)、李海燕(京劇)、李春華(花鼓戲)、卓佩麗(粵劇)、張春玲(豫劇)

16

1999年)

二度梅:陳霖蒼(京劇)、黃孝慈(京劇)

一度梅:陶琪(越劇)、姚志強(粵劇)、董翠娜(京劇)、張保平(上黨梆子)、趙秀治(紹劇)、陳輝玲(越劇)、曾昭娟(評劇)、楊秀薇(漢劇)、張建琴(碗碗腔)、雷通霞(隴劇)、王振義(崑劇)、朱桂芹(豫劇)、李萍(晉劇)、趙秀君(京劇)、周衛華(滇劇)、顏永江(豫劇)

17

2000年)

二度梅:沈鐵梅(川劇)、馮玉萍(評劇)、朱世慧(京劇)

一度梅:張火丁(京劇)、韓再芬(黃梅戲)、錢惠麗(越劇)、王少媛(莆仙戲)、馮詠梅(滇劇)、吳國華(粵劇)、單仰萍(越劇)、李雪梅(京劇)、金不換(豫劇)、史紅梅(崑劇)、蔡建庭(花鼓戲)、張紹榮(曲劇)、董柯娣(越劇)、張克(京劇)、王陽娟(湘劇)、侯紅琴(秦腔)、梁維玲(京劇)、王向陽(評劇)、高靜(呂劇)楊麗紅(晉劇)、武淩雲(晉劇)、孟科娟(越劇)

18

2001年)

二度梅:任跟心(蒲劇)、李仙花(漢劇)、崔連潤(評劇)

一度梅:李宏圖(京劇)、裴永傑(京劇)、董圓圓(京劇)、陳學希(潮劇)、趙永偉(京劇)、胡嫦娥(晉劇)、李潔(京劇)、劉萍(川劇)、劉玉鳳(呂劇)、燕淩(江蘇梆子)、孫存蝶(秦腔)、彭艷琴(河北梆子)、耿巧雲(京劇)、譚建勳(秦劇)、梁淑卿(粵劇)、李佩紅(京劇)、鄭曼莉(越劇)、舒錦霞(越劇)、李娟(秦腔)、李鼎(京劇)、苗文華(豫劇)

19

2002年)

梅花大獎:尚長榮(京劇)

二度梅:霍俊萍(五音戲)、張靜嫻(崑劇)、劉秀榮(評劇)、馮剛毅(粵劇)

一度梅:宋昌林(京劇)、吳亞玲(黃梅戲)、張建國(京劇)、艾金梅(京劇)、周東亮(錫劇)、章瑞虹(越劇)、李莎(川劇)、陳曉紅(越劇)、張樹萍(桂劇)、趙海英(越劇)、徐秀芳(揚劇)、曾慧(粵劇)、武利平(二人台)、林奮(雷劇)、韓劍光(評劇)、汪荃珍(豫劇)、傅藝萍(崑劇)、柳萍(秦腔)、梁素梅(粵劇)、楊益琨(白劇)、

陳素琴(上黨梆子)、劉莉莎(河北梆子)、張曉東(梆劇)、陳雲霞(錫劇)

20

2003年)

二度梅:王紅麗(豫劇)、田蔓莎(川劇)、劉玉玲(河北梆子)

一度梅:賈文龍(豫劇)、王書龍(淮劇)、王珍如(晉劇)、王洪玲(河北梆子)、賴瓊霞(粵劇)、孫勇波(川劇)、張彩萍(雁劇)、彭青蓮(楚劇)、崔光麗(川劇)、王錦文(甬劇)、劉惠欣(評劇)、陳春(河北梆子)、徐金仙(評劇)、王桂榮(京劇)、李新花(豫劇)、李丹瑜(花燈戲)、楊帥學(曲劇)

21

2004年)

二度梅:陳智林(川劇)

一度梅:趙志剛(越劇)、張慧芳(京劇)、陳澄(淮劇)、趙媛媛(黃梅戲)、石曉亮(京劇)、吳晶晶(高甲戲)、李淑勤(粵劇)、李政成(揚劇)、李小鋒(秦腔)、楊紅霞(豫劇)、李文(黃梅戲)、魏春榮(崑劇)、袁慧琴(京劇)、趙立華(評劇)、邊肖(隴劇)、齊愛雲(秦腔)、申小梅(越調劇)、黃美菊(越劇)、吉有芳(蒲劇)、王杭娟(越劇)、蕭雅(越劇)

22

2005年)

二度梅:王平(京劇)、王芳(崑劇)

一度梅:柯軍(崑劇)、孫普協(川劇)、陳飛(越劇)、陳洪翔(閩劇)、常東(京劇)、杜鎮傑(京劇)、彭玲(漢劇)、黃榮華(川劇)、方素珍(曲劇)、張小君(越劇)、王曉紅(柳琴劇)、劉薇(京劇)、李玉梅(河北梆子)、張慧敏(京劇)、陳媛(柳子戲)、趙斌(評劇)

23

2007年)

梅花大獎:茅威濤(越劇)

二度梅:曾靜萍(梨園戲)、陳美蘭(婺劇)、林為林(崑劇)

一度梅:方亞芬(越劇)、蔣建國(黃梅戲)、谷好好(崑劇)、于蘭(京劇)、張俊玲(評劇)、王惠(豫劇)、苗潔(晉劇)、沈豐英(崑劇)、劉曉燕(豫劇)、任小蕾(秦腔)、王新倉(秦腔)、俞玖林(崑劇)、張小琴(秦劇)、曾菊(花鼓戲)、羅慧琴(評劇)、魏佳寧(淮海戲)、田敏(豫劇)、梁桂(晉劇)、張曉琴(秦腔)、陳素珍(瓊劇)、李敏(越劇)、閆慧芳(眉戶戲)、張怡凰(潮劇)、邵志慶(花燈戲)、何小菊(晉劇)、賈書層(評劇)、周虹(閩劇)、楊麗萍(河北梆子)、焦黎(呂劇)、劉誼(川劇)、張軍強(京劇)

24

2009年)

梅花大獎:裴艷玲(京劇)

二度梅:謝濤(晉劇)、曾昭娟(評劇)、孟廣祿(京劇)、章蘭(豫劇)

一度梅:潘國樑(眉戶劇)、王英會(河北梆子)、孔向東(蒲劇)、田磊(京劇)、倪茂才(京劇)、張軍(崑劇)、張蓓(秦腔)、蘇燕蓉(歌仔戲)、李小雄(秦腔)、周源源(黃梅戲)、王潤菁(京劇)、陳雪萍(越劇)、劉桂娟(京劇)、張輝(黃梅戲)、趙靖(河北梆子)、孔愛萍(崑劇)、陳新琴(豫劇)、黃靜慧(錫劇)、徐俊霞(豫劇)、吳素英(越劇)、劉鳳嶺(河北梆子)、邢金沙(崑劇)、馬少敏(京劇)、惠敏莉(秦腔)、呂鳳琴(五音戲)、郭英麗(豫劇)、屈巧哲(秦腔)

25

2011年)

梅花大獎:顧薌(滑稽劇)、沈鐵梅(川劇)

二度梅:史佳花(晉劇)、李樹建(豫劇)、陳巧茹(川劇)、李梅(秦腔)、吳鳳花(越劇)

一度梅:王艷(京劇)、安平(京劇)、李軍梅(秦腔)、陳瓊(閩劇)、詹麗華(北路梆子)、徐銘(越劇)、吳桂雲(河北梆子)、王玉梅(川劇)、李鴻良(崑劇)、王志萍(越劇)、包飛(京劇)、王小蟬(京劇)、趙玉華(京劇)、肖笑波(祁劇)、閆巍(京劇)、王珮瑜(京劇)、常秋月(京劇)、華渭強(越劇)、李雪飛(龍江劇)、蔣文端(粵劇)、侯艷(秦腔)、譚繼瓊(川劇)、許亞玲(淮海劇)、陳娟娟(高甲戲)、李淑芳(秦腔)、黎駿聲(粵劇)、夏青玲(楚劇)、周丹(評劇)、胡春華(京劇)、李青(京劇)、楚淑珍(豫劇)、渠建紅(晉劇)、王丹紅(徽劇)、胡瑜斌(川劇)

 

梅花大獎:馮玉萍(評劇)
二度梅:李東橋(秦腔)、景雪變(蒲劇)、柳萍(秦腔)、劉子微(京劇)、茅善玉(滬劇)
一度梅:姚百青(紹劇)、方汝將(甌劇)、王濱梅(越劇)、鄭國鳳(越劇)、呂洋(京劇)、薑亦珊(京劇)、孫勁梅(京劇)、劉建傑(京劇)、呂淑娥(呂劇)、周利(京劇)、黎安(崑劇)、王超(川劇)、劉露(京劇)、陳亞萍(滇劇)、蘇鳳麗(秦腔)、佟紅梅(隴劇)、趙楊武(秦腔)、屈連英(秦腔)、詹春堯(楚劇)、王琴(黃梅戲)、孫娟(黃梅戲)、範樂新(京劇)、董紅(錫劇)、崔玉梅(粵劇)、劉雯卉(豫劇)、王紅(平調落子)、賈菊蘭(蒲劇)、雷玲(崑曲)、邊點旺久(藏戲)、馬力(京劇)

27

2015年)

二度梅:歐凱明(粵劇)、韓再芬(黃梅戲)、華雯(滬劇)、許荷英(河北梆子)

一度梅:吳非凡(粵劇)、王荔(漢劇)、施潔淨(紹劇)、張馨月(京劇)、馬佳(京劇)、凌珂(京劇)、楊霞雲(婺劇)、朱福(京劇)、劉巍(崑曲)、萬曉慧(京劇)、杜歡(歌舞劇)、符傳傑(瓊劇)、劉京(京劇)、吳熙(川劇)、吳雙(崑曲)、楊俊(採茶歌舞)、陳明礦(淮劇)、王君安(越劇)、金喜全(京劇)、麥玉清(粵劇)、杜建萍(上黨梆子)、劉莉莉(柳琴戲)、衛小莉(陝西戲曲)、何雲(黃梅戲)、竇鳳霞(隴劇)、邱瑞德(河北梆子)、張濤(秦腔)、周雪峰(崑曲)、張豔萍(豫劇)

28

(2017)

汪育殊(徽劇)、張建峰(京劇)、張琳(越劇)、 蘇春梅(粵劇)、周妤俊(越劇)、王少華(河北梆子)、曾小敏(粵劇)、韋小兵(秦腔)、程丞(黃梅戲)、沈昳麗(崑劇)、葉紅(花鼓戲)、袁丫丫(秦腔)、吳則文(閩劇)、龔莉莉(揚劇)

週五, 05 七月 2013 11:58

香港藝術發展獎

獎項

獲獎者

年份

終身成就奬

白雪仙

2007

戲曲終身成就獎

林家聲

2000

戲曲藝術成就獎

梁漢威

2000

傑出藝術貢獻獎

任冰兒

2011

 

阮兆輝

2015

 

尤聲普

2016

藝術成就獎

阮兆輝

2003

 

黃少俠

2007

年度最佳藝術家獎

鄧宛霞

2008

 

王瑞群(王超群)

2010

 

尹飛燕

2011

 

高潤鴻

2014

藝術家年獎

李奇峰

2015

 

李龍

2016

戲曲藝術發展獎助計劃

何綺華

2000

藝術新進獎

陳嘉慧

2003

 

黃綺雯

2003

 

劉惠鳴

2003

傑出青年藝術獎

廖康華

2007

藝術新秀獎

徐倩殷(御玲瓏)

2009

 

黎耀威

2010

 

王潔清

2011

 

江駿傑

2012

 

譚穎倫

2013

 

黃潔芳(黃寶萱)

2014

 

謝曉瑩

2015

藝術推廣獎

戲曲品味

2010

週五, 05 七月 2013 11:58

香港演藝學院榮銜

獲授銜者

榮銜

年份

白雪仙

榮譽院士

1996

楊梁燕芳(芳艷芬)

榮譽院士

1998

林家聲(林曼純)

榮譽院士

榮譽博士

1999

2010

羅品超

榮譽院士

2001

陳好逑

榮譽院士

2006

葉紹德

榮譽院士

2007

汪明荃

榮譽院士

榮譽博士

2009

2017

胡芝風

榮譽院士

2012

林為林

榮譽院士

2013

尤聲普

榮譽院士

2016

週五, 05 七月 2013 11:57

香港政府頒授榮譽

梁醒波(梁廣才)

MBE(員佐勳章)1976

新馬師曾(鄧永祥)

MBE(員佐勳章)1978

關德興

MBE(員佐勳章)1982

芳艷芬(楊梁燕芳)

MBE(員佐勳章)1995

BBS(銅紫荊星章)2003

林家聲(林曼純)

BH(榮譽獎章)1981

BBS(銅紫荊星章)2005

SBS(銀紫荊星章)2011

汪明荃

SBS(銀紫荊星章)2004

李寶瑩

BH(榮譽獎章)1981

阮兆輝

BH(榮譽獎章)1991

陳劍聲(陳杏葵)

MH(榮譽勳章)2006

梁漢威

MH(榮譽勳章)2006

陳好逑

MH(榮譽勳章)2008

尤聲普

MH(榮譽勳章)2009

鄧宛霞

MH(榮譽勳章)2010

羅家英 (羅行堂)

MH(榮譽勳章)2012

尹飛燕

MH(榮譽勳章)2012

新劍郎(巫雨田)

社會服務獎狀2012

白雪仙

GBS(金紫荊星章)2013

龍貫天(司徒旭)

MH(榮譽勳章)2016

南鳳(高佩華)

MH(榮譽勳章)2016

朱劍丹(朱桂珍)

MH(榮譽勳章)2017

週一, 03 六月 2013 18:30

戲曲品味簡介

創刊十二年與時並進

《戲曲品味月刊》創刊於2000年12月,
是一本具有香港特色的中國戲曲雜誌,
全彩色印刷,每月一日出版,
讀者遍及港澳、大陸、美加、歐洲、澳紐、星馬、台灣等地。

跨媒體出版服務讀者


2008年開通網頁。
2009年《戲曲品味》網上電子版同時面世。
2013年《戲曲品味》電子版同步上載於平板電腦、華藝電子圖書館、Mag V線上閱讀網。

唯一刊物榮獲香港藝術推廣獎

《戲曲品味》以現代化的出版科技,著重紀錄、保留資深藝人的表演作品,對新晉演員提供戲劇知識、經驗和舞台示範;對觀眾給予欣賞和學習的正確指引;鼓勵年輕人進入中國傳統藝術的世界,尋找文化的根源,豐富現代生活。
  十多年來本刊對戲曲發展及各項傳統文化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對本港以及內地藝術文化界有一定影響力,受到特區政府和內地各級文化單位重視。香港藝術發展局於二零一零年度「香藝術發展獎」中,特別給本刊頒發「藝術推廣獎」,為歷來香港出版雜誌唯一獲此殊榮的刊物。
  詳見香港藝術發展局網頁2010香港藝術發展獎www.hkadc.org.hk

弘揚國粹提昇讀者生活品味

  《戲曲品味》以弘揚國粹、推廣傳統文化為宗旨,藉此提高讀者鑑賞戲曲及相關藝術的能力;設多個不同命題專欄,邀請業內專家執筆,兼顧評論性、資料性、知識性和趣味性。
  又以薪火相傳為使命,配合新高中課程中的粵劇教學,提供最全面的戲曲演藝資訊,更設有專門報導各學校、社區、民間團體等戲曲活動的欄目,培養新一代戲曲觀眾,壯大中國文化的生命力。
  內容方面,《戲曲品味》既探索中國戲曲藝術的文化、歷史源流,廣涉京劇、崑曲、越劇、川劇、粵劇、潮劇、梨園戲及地方戲等不同劇種。亦透過演出現場的實地報導、演員及劇界專業人士的專訪、嚴肅的評論、演藝生活情趣的特寫,圖文並茂展現戲曲藝術的現代面貌。
  戲劇以外,並加強本地的演藝文化資訊,書畫、音樂、舞蹈、戲劇等相關藝術表演,以提昇讀者的觀賞品味,擴闊視野,增加悠閒生活的情趣。
  每月之戲曲節目及文娛表演節目表,為全港刊物獨有的訊資提供。

多元推廣活動與省港媒體緊密合作

除每月按期出版《戲曲品味》印刷本及電子版,更新網頁之外,年內亦舉辦不同形式的活動,其中重要活動包括:

  一、 2006年首次組織本港學生赴北京參加全國青少年曲藝大賽,獲得優異成績;歷年支持不少業餘成人及青少年粵劇粵曲比賽。
  二、 多次在本港各大學舉辦大型學術講座;與本地媒體合辦數碼課室論題;與香港電台及跨國傳媒機構組成「全球知識中心」網上平台。
  三、與內地媒體關係密切,與廣東電視、廣東電台、南方電視等合辦粵劇發展研討會、省港交流座談會,策劃粵港澳三地聯演節目,舉辦大型籌款演出,推動省港校園粵劇工作坊等。
  四、為香港及內地多位名伶舉辦粵劇及曲藝專場演出。
  五、多次為慈善機構(包括紅十字會賑災基金、泰北華文教育基金、長者安居協會等)主辦籌款義演。
  六、多次與茶具文物館樂茶軒合辦復古堂會式音樂會,例如:中醫學專家與香港中樂名家合作,一連三輯的「藝術養生」音樂會;連續三年與國畫、書法、音樂大師、文化界、教育界學者及粵曲演唱家合作舉辦藝術生活題材的「曲韻茶香」節目等。
  七、2008-2009年應香港藝術發展局邀約,進行為期一年的「觀眾拓展計劃-粵劇觀眾調查」,成功完成一項全港業餘粵劇曲藝界的問卷及專訪調查。所得市場數據,成為政府相關部門及業內的重要參考資料。詳見 : 《戲曲品味》網頁www.operapreview.com粵劇觀眾拓展計劃調查報告。
  八、與讀者保持密切聯繫及溝通,成立讀者會,舉辦多次讀者旅遊團,訪問參觀內地有關粵劇文化機構及觀賞表演。舉辦創刊一百期匯演、創刊十週年讀者聯歡會,包括紅伶與觀眾座談會、聯歡聚餐、書畫、攝影、粵劇文物展覽、紅伶紀念品拍賣等。

週一, 03 六月 2013 18:27

聯絡方法

戲曲品味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鰂魚涌船塢里10-12號長華工業大廈2樓2A01室 

電話:3983 4301 | 2578 1547 

傳真:39834348 

電郵: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週二, 04 六月 2013 18:34

雙仙拜月亭之拜月團圓


週二, 04 六月 2013 18:33

追魚之會絳仙


週二, 04 六月 2013 18:32

聊齋之小倩試寧生


週二, 04 六月 2013 18:30

百鳥衣


第 7 頁,共 26 頁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2022 戲曲品味 operapreview.com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