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二百歲的老子玄徒長桑君離開函谷關時,向弟子莊周授以道家大法,指出「蝴蝶」是世間渡情之物,最難修持。莊子有一天做夢,夢見自己變成了一隻蝴蝶,醒來之後他發現自己還是莊子,於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變成莊子的蝴蝶呢,還是夢中變成蝴蝶的莊子。這是「莊周夢蝶」的典故。
「凝視三星堆──四川考古新發現」特別展覽,自明天(9月27日)起至2024年1月8日對公衆開放。該展覽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和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主辦,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協辦。
本劇是謝曉瑩「講.香港故事」系列首個作品,以明正德年間屯門海戰事件為背景,傳說中的鮫人與採珠村民相處的故事為題材。劇中「東方之珠」不僅是香港的美稱,也是故事中象徵鮫人女主靈魂的「血珠」,編劇以幻想手法創作香港粵劇的新故事。
香港藝術節將於2024年2月至3月,展示中國戲曲藝術家演出的多個節目——從經典的京劇,優美的崑曲,到江南文化瑰寶評彈以及廣受歡迎的粵劇,當中更有中國戲曲與西方莎士比亞戲劇融合的創新劇作,風格各異卻同樣精采。
元劇作家紀君祥的《趙氏孤兒》,從悲壯的歷史故事體現忠孝節義精神,與關漢卿的《竇娥冤》、馬致遠的《漢宮秋》、白樸的《梧桐雨》合稱元雜劇四大悲劇。改編為京劇,成為馬連良的代表劇目。改編為粵劇,成為本土粵劇高道德水平的代表劇目。
本劇的故事,源自民國小説家徐枕亞1912年創作的哀情小説《玉梨魂》,講述青年教師何夢霞與年輕寡婦白梨影相愛,終因封建倫理束縛不得結合,導致捲入漩渦的姑嫂二人皆含恨而亡。編成粵劇,人物結構略有調整,情節簡化。劇本與小說表現手法不同,其反抗封建禮教的主旨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