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

Cpanel

搜尋內容

品味專欄

昆劇《十五貫》改編自清代劇作家朱素臣的傳奇劇本《雙熊夢》,去蕪存菁,1956年在北京首演時,大獲好評,令當時漸備受冷落的昆劇重得重視,更有「一齣戲救活了一個劇種」之譽。葉紹德改編的《十五貫》,頗忠於昆劇版本,這可體現在他對昆版主題的重現。    
週四, 14 八月 2014 23:03

與革命結緣的劇作家

Written by

戲劇藝術的創作總離不開社會背景。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爆發前後,戲曲藝術呈現出濃厚的反帝反封建王朝色彩,全國各大劇種都幾乎經歷過一番創作改良。在廣東文化上發生了譚嗣同、梁啟超等宣導的「詩界革命」、「小說界革命」,也對戲曲產生影響,粵劇作家亦改編了不少富有宣傳革命色彩的戲劇。

 今屆香港藝術節,粵劇以「文武新一代」為題,安排年青演員演李少芸編撰的《武松》,大概想以「舊」襯「新」吧!一劇看過,戲沒有因舊而失色,演員也沒有因新而令人失望。
週四, 14 八月 2014 07:05

粵劇南派武功

Written by

在武術界經常有「南拳北腿」的說法。其意為「南拳技術精,北派腿功勁」。戲曲武打也有南北之分。「北派」以京劇為代表,「南派」以粵劇為代表。粵劇南派武打藝術又稱為南派武功,它以少林武技為基礎,工於「橋」、「馬」、「翻」、「騰」等技巧。在表演過程中,以拳法精湛,翻騰敏捷,威武傳神,具有南方武技特色,而深受廣大粵劇戲迷的喜愛。

週四, 14 八月 2014 07:00

《櫃中緣》的內涵與主線

許多劇種的《櫃中緣》都以折子形式上演,由岳雷逃難始,至劉母許配女兒劉玉蓮予岳雷終。粵劇另闢奚徑,外添了許多情節,以六場大戲形成演出。長短並非衡量一齣戲好壞的標準,但長短不同,表達的內涵與主線卻受影響。 
週四, 14 八月 2014 06:55

從度曲談到《浪捲飛花》

明代戲曲家張鳳翼(一五二七至一六一三),字伯起,號靈墟(或凌虛),長洲(今江蘇吳縣)人,是我的偶像之一。據明沈德符(一五七八至一六四二)的《萬曆野獲編》卷二十五〈張伯起傳奇〉一條,他著有傳奇七種,分別是《紅拂記》、《祝髮記》、《竊符記》、《灌園記》、《扊扅記》、《虎符記》及《平播記》。
週四, 14 八月 2014 06:48

浦江仙華山

仙 華山在淅江省浦江,位於縣城浦陽鎮北郊七公里外的七里鄉仙華村。此山並不算得太高,衹是海拔七百二十多米,面積也算不大,總面積約二十一平方公里。但是山 上風景綺麗清秀,山勢險峻,處處鳥語花香。上山一遊,峰間毫無污染,耳間不聞噪音,叢林青翠,環境淳樸,是避暑、觀光的最佳目的地。
第 16 頁,共 16 頁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2022 戲曲品味 operapreview.com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