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

Cpanel

搜尋內容

昆劇《十五貫》改編自清代劇作家朱素臣的傳奇劇本《雙熊夢》,去蕪存菁,1956年在北京首演時,大獲好評,令當時漸備受冷落的昆劇重得重視,更有「一齣戲救活了一個劇種」之譽。葉紹德改編的《十五貫》,頗忠於昆劇版本,這可體現在他對昆版主題的重現。

 

 

週一, 18 八月 2014 08:00

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

浙江上虞,祝英台女扮男裝往杭城讀書,與同窗梁山伯結為兄弟,情意深長。三年後,英台接父來信催歸,山伯依依相送。一路上,英台欲將终身許於山伯,借物抒情,無奈山伯憨厚,不解其意……
週一, 18 八月 2014 07:09

河北省京劇院折子戲

裴艷玲率領河北省京劇藝術研究院優秀演員於六月獻上多齣骨子老戲。代表作品有「甲子四折」︰京崑骨子老戲《浣紗記.寄子》、《翠屏山》、《平貴別窰》及《醉打蔣門神》以一文一武形式分兩晚演出,展現傳統戲曲氣韻及文武雙全深厚功力。

週四, 14 八月 2014 23:03

與革命結緣的劇作家

Written by

戲劇藝術的創作總離不開社會背景。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爆發前後,戲曲藝術呈現出濃厚的反帝反封建王朝色彩,全國各大劇種都幾乎經歷過一番創作改良。在廣東文化上發生了譚嗣同、梁啟超等宣導的「詩界革命」、「小說界革命」,也對戲曲產生影響,粵劇作家亦改編了不少富有宣傳革命色彩的戲劇。

 今屆香港藝術節,粵劇以「文武新一代」為題,安排年青演員演李少芸編撰的《武松》,大概想以「舊」襯「新」吧!一劇看過,戲沒有因舊而失色,演員也沒有因新而令人失望。

週四, 14 八月 2014 18:37

中國戲曲節二○一四

第五屆「中國戲曲節」六月二十日至八月三十日舉行,獻上十台節目及多元化的延伸活動,包括裴艷玲,率領河北省京劇藝術研究院演出的開幕節目。著名小生趙志剛(尹派)、吳鳳花(范派)、張小君(徐派)及徐標新(陸派),聯同優秀旦角演員以不同流派技藝演出越劇精品《梁山伯與祝英台》 及各流派代表作品。
 

週四, 14 八月 2014 11:03

吳興國成就了终極英雄

Written by

吳興國的搖滾京劇「水滸傳108」到了結局的時候,這一集的新意在於他一人飾演兩個敵我對立、思想矛盾的人物--宋江和宋徽宗。明確地表達了「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的理念。

週四, 14 八月 2014 11:01

《封神外傳》—合家歡音樂戲場

Written by

香港中樂團及香港話劇團聯合製作綜藝合家歡節目《封神外傳》,由香港中樂團駐團指揮周熙杰指揮,香港青年作曲家黃學揚與香港話劇團周昭倫再度攜手,還有編劇郭嘉熹、演員林澤群,香港兒童合唱團及一群公開招募的小演員,一起演活封神榜的風雲人物:紂王、妲己、姬昌、姬發、李靖、哪吒、姜子牙、太乙真人、雷震子。

       

2014-2015粵劇新秀演出系列六月十七至廿八日開鑼,演出劇目有:《梟雄虎將美人威》、《白兔會》、《六月雪》、《十五貫》、《販馬記》、《樓台會》。
 
週四, 14 八月 2014 07:05

粵劇南派武功

Written by

在武術界經常有「南拳北腿」的說法。其意為「南拳技術精,北派腿功勁」。戲曲武打也有南北之分。「北派」以京劇為代表,「南派」以粵劇為代表。粵劇南派武打藝術又稱為南派武功,它以少林武技為基礎,工於「橋」、「馬」、「翻」、「騰」等技巧。在表演過程中,以拳法精湛,翻騰敏捷,威武傳神,具有南方武技特色,而深受廣大粵劇戲迷的喜愛。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2025 戲曲品味 operapreview.com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