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

Cpanel

搜尋內容

週五, 14 六月 2013 10:50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粵劇日壓軸演唱

Written by 
Rate this item
(0 votes)
Cannot find 校園播種_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folder inside /tw_3t/vol1/operapreview.com/public_html/images/校園播種_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folder.
Admiror Gallery: 4.5.0
Server OS:Apache/2.2.22
Client OS:Unknown
PHP:5.6.40-1~dotdeb+7.1

文:盧青雲

粵劇日那天,在文化中心大堂碰到聖士提反女子中學的一群同學,原來她們應康文署的邀請,在大堂中作壓軸的演出。

同學們都顯得很興奮,和她們同來的除了粵劇興趣小組的負責老師黃展和之外,還有今年從澳洲來港擔任校長的盛潔端、副校長李黃玉美、課外活動主任李慧兒等。

是日九位同學選唱〈孟姜女尋夫〉和〈木蘭辭〉。〈孟姜女〉一曲寫女主角千里尋夫,與丈夫杞良的鬼魂對話時的悲淒情景。〈木蘭辭〉表現花木蘭代父從軍,為國殺敵的英勇。二首曲風格不同,同學們不只分平、子喉演唱,還加以做手,聲情並茂,獲得如雷掌聲。

洋校長極支持演粵劇

盛潔端校長看到十多歲的同學們唱得這麼好,大表驚訝。她更認為「粵劇日」的節目,可以給年輕同學們有一展所長的機會,有助文化的推廣。校長又表示,會繼續支持及鼓勵同學們學習粵劇粵曲,期待她們有更高的成就。

同學們都覺得這次演出是寶貴的經驗,不只可以接觸到不同的觀眾,也可以傳揚中國文化曲藝。

向演出全套劇目邁進

原來,在此次演出之前,同學們已有校外演出的經驗。本年七月中,她們應無?電視邀請,在「文化新領域」節目中演唱〈香夭〉,並接受訪問;當日由黃展和老師帶領李雅欣、林恩綸、吳熙愉和朱安琪幾位同學,一同到電視城,在熒屏上暢談學習粵曲的心得。在更早之前的六月下旬,同學們在沙田大會堂參加四校聯唱的結業活動,演唱〈木蘭辭〉和〈孟姜女尋夫〉。原來,她們參加了「學校戲曲教育計劃」的粵曲培訓課程,完成了三十二小時的培訓和十小時的綵排。

有了這些演出經驗,同學們的自信心加強了,對粵曲的興趣更濃。黃展和老師對於同學們的成績,感到很滿意;至於同學們經常有機會參與校外演出,她感到榮幸。黃老師正計劃開辦粵劇班,讓同學們學齊唱做念打;她更期望同學們可以粉墨登場演出一套套經典的粵劇。

同學感言

吳熙愉 中六A
我認為學習粵曲困難是二王,因為我們要跟隨歌曲的節奏及拍子,再加上要自行創作音韻.對於新手的我們來說是談何容易呢?尤其我們對中國音樂接觸相對地較少,能夠運用具粵曲味道的音韻和唱腔那就更加難上加難,同時更要跟隨拍子,對於我來說真是塊絆腳石。另一方面,從學習粵曲中,我的得著是不要太早給事情下定論,事實證明只要嘗試接觸,懷著好奇心及開闊的胸襟,事情的發展必定出乎意料之外,難事自然變成易事,沉悶的事情也會變得有趣,粵曲亦會變成流行的歌曲!

李雅欣 中五E
很多同學以為粵曲是一種沉悶無比的活動,但這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卻是提升文化造詣的不二法門。演唱粵曲不但可以讓同學接觸更多著名的詩詞歌賦,還能使同學明白作品裡人物的喜怒哀樂,提高文學修養。雖然學習粵曲時遇到不少困難,如不懂利用丹田發聲;不過只要在老師的循循指導下,再加上自己勤力練習,問題就迎刃而解。粵曲是中國的傳統文化,身為炎黃子孫的我們應該把這傳統傳揚出去,發揚光大!

毛梓昕 中五D
今年我的確很快樂,因為可以參與粵劇這個大家庭。我參加了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生輝粵劇研究中心主辦的《學校戲曲教育計劃——粵曲培訓課程》。在楊麗紅老師的教導與黃展和老師的統籌下,我和十多位同學透過此課程,認識了多元化的粵曲唱腔、精深的演唱技巧,以及優美的做手,令我對粵劇這種本土文化藝術產生濃厚的興趣。另外,在一年一度的粵劇日中,我於香港文化中心演唱了〈木蘭辭〉和〈孟姜女尋夫〉兩首歌曲。當中同學們除了以不同的聲音去演繹人物外,還配以動作來加強歌曲感情的渲染性,令曲中主角的形象更鮮明突出。對我來說,這些表演機會實在難得和寶貴,不但可以挑戰自己的膽量,還能向大眾推廣中國文化藝術。然而,希望日後會有更多機會給予青少年去接觸粵劇,把粵劇精神發揚光大。

朱安琪 中六D
學習粵曲的過程,就像開啟一扇鏽痕斑駁的門,卒然映入眼簾的,卻是最絢麗眩目的風采。從前,我與大多數人一樣,只會冷眼看著這日漸風化殘缺的門。如今,我卻有幸能一窺粵曲門後秀美綺麗的風景。雖然只是弄斧班門,但已見識到粵曲的一絲不苟和鉅細靡遺,從教導我們的導師,至孜孜不倦的樂師,他們都洋溢著對粵曲的熱情。這一路上,他們潤物細無聲的鼓勵,使我們在許多有如:咬字、發聲、運氣等困難時,可以支持下去。希望這種對粵曲的熱愛,能傳揚到更廣的層面,使更多人有機會看到粵曲絢爛的一面。

林恩綸 中五E
多謝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邀請我們到粵劇日,令我們增加了不少寶貴的舞台經驗。學習粵劇,除了我們感受到這種中國傳統文化,更學習了不少粵曲的體裁,例如二簧、滾花等。曲詞講求字正腔圓,所以咬字的時候要特別小心。

馮梓媛  中五D
粵劇是中國獨有的傳統文化,可惜其地位在社會上逐漸被其他新興文化取代。我感到十分榮幸可以參加是次活動,與同學一起學學做手、唱唱「合」「尺」,我才發現粵劇並不只是老一輩的興趣,而在同學間也可以是一種共同話題。來到課程的結業表演,我感到既緊張又興奮,踏上沙田大會堂台上的一刻,我感覺自己就粵劇名伶一樣,身負重任的把中國文化傳承給年輕一輩。這次計劃實在是難忘的經驗,我希望之後可以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粵劇,把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薪火相傳下去。

羅曉彤 中六D
中五時,我參加了粵曲培訓課程,因此對粵曲產生興趣,獲益良多。我學會了很多粵曲的知識及不少演唱技巧,如咬字要準確和正確運氣方法等。另外,我有幸能於粵劇日中表演,向普羅大眾推廣粵劇文化,使我畢生難忘。

庾翠桐 中五D
我第一次接觸粵劇是在就讀中四的時候,當時我和幾個同學一起參加了粵劇班。從這個粵劇班,我學會很多粵劇的知識,更學會了唱粵曲。完成了這個課程後,我和班上的同學更有幸表演粵曲,宣揚粵劇的文化。在接觸粵劇前,我一直認為粵劇已過時並十分沉悶,原來粵劇十分有趣,而且需要技巧,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李婷舫 中五D
參與是次粵劇日的表演,令我感受到濃厚的粵劇氣氛,亦獲益良多。這是一次非常寶貴的經驗,透過觀看別人的演出,讓我明白到自己的不足,這樣才能加以改善。昐望康文署能多舉辦這類型的活動,這樣中國傳統文化才能得以保存,並繼續傳承下去。

--刊載於第120期《戲曲品味》月刊


Read 5562 times Last modified on 週三, 02 十月 2013 11:28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2022 戲曲品味 operapreview.com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