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

Cpanel

搜尋內容

演藝文化

香港舞蹈團與香港舞蹈總會將在十月聯合演出大型舞蹈詩《緣起敦煌》,腳本以敦煌壁畫為觸發點,舞蹈員透過舞蹈使觀衆感悟人生哲理,以舞蹈及身體律動重新演繹敦煌壁畫的莊觀以及其美學。
今年適值溥儀誕辰一百一十周年,以及辛亥革命一百○五周年,香港海防博物館與偽滿皇宮博物院合作,展出七十三件(組)展品。包括溥儀寓居天津時使用的西洋日用品:留聲機、照相機;偽滿洲國時期的紀念勳章、溥儀批示的奏章、執政令,以至他在新中國時期所寫的日記、煙具等生活用品。
2016年10月31日是粵劇名伶薛覺先先生逝世六十周年, 為紀念這位粵劇泰斗,香港電影資料館將於九月至十月精選十部分別由薛覺先主演或改編自其著名劇目的電影,在逢星期五上午十一時放映的「影畫早晨」中播放,向一代宗師致敬。
實驗舞蹈劇場《紅樓.夢三闋》以中國文學瑰寶《紅樓夢》為創作藍本,翻閱現世時代,覓尋紅樓記一夢,任那無緣補天的孤寂石頭,舞遊人間道。香港舞壇奇葩黎海寧、香港舞蹈團藝術總監楊雲濤、劇壇鬼才何應豐,各自創作三闋作品,透過巧妙設計的舞台,觀眾或處身大觀園內,或從高處俯瞰大觀園內一事一物,讓觀眾從多角度視點飽覽大觀園內百千栩栩色相。
週四, 07 七月 2016 15:02

香港中樂團40樂季的音樂廚房

 「香港中樂團40樂季發佈會」以別開生面的「音樂廚房」為主題,由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閻惠昌聯同多位嘉賓率先分享來季「音樂饗宴」的菜式亮點。發佈會於昨日(7月6日)在香港中樂團排練室舉行,特別安排所有來賓入坐樂團隊伍的座位之中,親身體驗樂團排練過程和每位樂手的配搭,一場音樂盛宴的背後,主廚如何為炮製每一道音樂菜餚費盡心思。  
週四, 23 六月 2016 14:27

孟廣祿專場之《鍘判官》

裘派銅錘花臉孟廣祿應邀來港,在新光戲院演出三場。頭場《秦香蓮》,花旦趙秀君亮麗而跌宕有致的嗓音,已贏得不少掌聲;包拯出場,一開腔即震懾全場,聲聲鏗鏘,似有迴響,香港觀眾果真見識了銅錘花臉的功夫。孟廣祿師事方榮翔,嗓音高昂,精氣充沛,行腔委婉,韻味醇厚,頗具乃師神髓。  
澳門藝術節為推廣粵劇的展覽《紅船清揚──細說粵劇文化之美》,以「紅船」為題,回顧粵劇紅船班的早年歷史,展出澳門博物館具代表性的粵劇文物藏品,以及其他粵劇社團及機構提供的資料、照片及藏品,展品約一百多件/組,包括上世紀四十至六十年代粵劇名伶秦小梨的戲服、粵曲音樂家李銳祖所製的傳統中式竹樂器等,展示澳門在粵劇發展的歷程中擔當了重要角色。
澳門文化局主辦的《第二十七屆澳門藝術節》4月30日以莎翁喜劇《仲夏夜之夢》揭幕, 5月29日以莎翁悲劇《馬克白》落幕。壓軸巨獻由南非第三世界失序藝團帶來改編《馬克白》新版本,透過非洲的後殖民處境、古今非洲與西方的關係中,探索世界視野。
週四, 19 五 2016 13:06

猛水決戰《風雲》再起

連載長達廿五年的港漫珍藏《風雲》與舞蹈初遇於2014年,舞台上步驚雲與聶風猛水決戰、孔慈薄紗輕飄的玲瓏身影、浪漫纏綿的共舞、三角情結的錯綜曖昧……讓漫畫迷及舞迷屏息。首演好評如潮,於香港舞蹈年獎囊括多項殊榮。今年載譽重演,舞蹈、漫畫、戲劇、武術再起風雲,蓄勢待發。
《東海漁歌》、《春天組曲》、《駝鈴響叮噹》、《花木蘭》、《琵琶行》、《八音和鳴》……一闋闋動人的樂章,洗滌著幾代人的心靈。著名作曲家顧冠仁的中樂作品,以其鮮明的民族特色馳譽樂壇,一直伴隨著海內外中樂樂迷成長。6月3日晚上的上環文娛中心劇院,顧冠仁與香港中樂團將會為觀眾帶來一場與以上作品截然不同的專場──顧冠仁「新江南絲竹」作品音樂會。
第 13 頁,共 19 頁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2025 戲曲品味 operapreview.com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