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per User
孝莊皇后
Admiror Gallery: 4.5.0
Server OS:Apache/2.2.22
Client OS:Unknown
PHP:5.6.40-1~dotdeb+7.1
燕韻鏗鏘譜華章 大玉兒(孝莊):尹飛燕 多爾袞:龍貫天 皇太極:阮兆輝 多鐸:阮德鏘 劇情: 蒙滿第一美人大玉兒與大金十四貝勒多爾袞敖包相會,一見鍾情,可惜因皇太極為奪汗位,逼福晉殉葬,復聞多爾袞出征死訊,終嫁作汗妃。大婚之日,多爾袞帶傷出席,玉兒看穿皇太極不念親情,遂夜訪舊愛,斷髮密誓明志。范文程向皇太極獻計令袁崇煥蒙冤喪命,明失錦州,多爾袞勇戰奪「傳國玉璽」歸旋,卻遭豪格向父皇誣告藏寶謀反,幸得玉兒及時通報獻璽,化解危機。皇太極猝逝,眾貝勒欲奪取大汗之位,為解豪格與多爾袞之爭,代善勸哲哲讓玉兒五歲子福臨繼位。多爾袞一為愛玉兒,二為創千秋基業,匡扶福臨登位為大清首個皇帝──順治,玉兒這孝莊皇后應驗當年草原喇嘛批命,但與多爾袞之愛情經歷重重磨鍊,山盟海誓,真愛長存。 1《序:草原初會》 | ||
觀音情度韋陀天
Admiror Gallery: 4.5.0
Server OS:Apache/2.2.22
Client OS:Unknown
PHP:5.6.40-1~dotdeb+7.1
盛世天戲劇團 妙善(觀音):蔣文端 韋護(韋陀):丁凡 九尾狐:曾小敏 妙莊皇:楊黎浩 皇后:陳錦雲 大駙馬:林家寶 大宮主:鍾銀英 二駙馬:謝偉新 二宮主:吳思樺 北狄王:陳家鼎 狄王妃:李海燕 劇情: 韋護奏凱榮歸,路過叢林,險被九尾狐迷惑,幸仗寶劍血符,終擒妖狐。 全劇共七場 : | ||
沈三白與芸娘
Admiror Gallery: 4.5.0
Server OS:Apache/2.2.22
Client OS:Unknown
PHP:5.6.40-1~dotdeb+7.1
金鳳凰劇團 沈三白:吳仟峰 芸娘:陳好逑 范惠來:呂洪廣 肯堂:溫玉瑜 王氏:高麗 憨園:紫令秋 沈啟堂:新劍郎 沈父:廖國森 沈青君:李沛妍 春香:蕭詠儀 冷香:江穎紅 崔公:王四郎 劇情: 三白愛與妻芸娘論文,父歸查帳簿見混有詩詞欠單,驚悉他為親友借貨作保,怒逐離家自立謀生。 1《失歡堂上》 | ||
睿王與莊妃
Admiror Gallery: 4.5.0
Server OS:Apache/2.2.22
Client OS:Unknown
PHP:5.6.40-1~dotdeb+7.1
廣州粵劇團 多爾袞:黎駿聲 莊妃:陳韻紅 福臨:蕭婉婷 豪格:陸渭強 布婉:吳非凡 濟爾哈朗:畢海榮 代善:勞劍峰 譚泰:文偉權 趙開心:黎錫堅 范文程:陳健超 劇情: | ||
2012「香港藝術發展獎」頒獎禮 終身成就獎陳達文博士 傑出藝術貢獻獎劉以鬯教授 粵劇界江駿傑獲藝術新秀獎
2012「香港藝術發展獎」頒獎禮
終身成就獎陳達文博士 傑出藝術貢獻獎劉以鬯教授 粵劇界江駿傑獲藝術新秀獎
今年「終身成就獎」得主為資深藝術行政人員陳達文博士;而著名作家劉以鬯教授則獲頒「傑出藝術貢獻獎」。
「藝術新秀獎」(戲曲)由江駿傑獲得,每位新秀得獎者可獲港幣22,000元作為創作、舉辦藝術活動及進修之用。
「終身成就獎」得主陳達文博士歷任大會堂經理、文化署署長、影視及娛樂事務管理處處長、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西九核心文化藝術設施諮詢委員會委員 等,積極參與及推動本地文化藝術的發展,在不同崗位、不同階段屢創先河,打開新局面。陳博士現時仍積極參與文化、教育、慈善工作,現任香港兒童合唱團名譽會長及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副會長(文化),為本地文化藝術發展帶來重大貢獻。
「傑出藝術貢獻獎」得主劉以鬯教授出版作品有四十多部,而且種類繁多,他的創作充滿現代主義的特色,包括被譽為中國第一部意識流長篇小說《酒徒》、以平行 對立手法寫作的《對倒》、故事新編《寺內》等,重現了中國現代文學傳統,更推動香港文學的發展。劉教授多部作品被譯成多國語文,並先後被改編成電影及電視作品,影響深遠。
第六期 任白藝術揚名國際

第六期 二零零一年五月 |
封面人物 |
5任白藝術揚名國際 |
8白雪仙開拓粵劇新境界 |
12電影版李後主圖輯 |
人物專訪 |
14新劍郎起班償夙願 |
16陳鴻進專攻丑生見成績 |
18陳詠儀十年努力 |
20葉紹德名劇專場 |
26梅雪詩春遊行樂 |
56侯潔怡舞師自通 |
新劇欣賞 |
22桃花扇 |
24神鵰俠侶 |
28吳越春秋 |
32淝水之戰 |
京劇傳真 |
34秦香蓮 |
36紅鬃烈馬 |
粵劇傳真 |
38無情寶劍有情天 |
40洛水神仙 |
42碧血寫春秋 |
44黃飛虎反五關 |
46包公怒鍘陳世美 |
48焙衣情 |
50旗開得勝凱旋還 |
54織錦奇緣 |
55雙槍陸文龍 |
樂社千秋 |
58烽藝有教無類宏揚戲曲 |
校園播種 |
60小朋友唱粵曲 |
梨園繽紛 |
62喜事重重 |
63紅伶閨秀匯藝萃 |
64鍾愛曲藝演唱 |
65樂樂居同樂樂 |
66溫誌鵬作品演唱會 |
67萬眾同歡慶華年 |
68有緣相聚 |
69多謝捧場 |
70各有千秋 |
梨園播音室 |
71蓋鳴暉現真身 |
專欄 |
72海外專訊:旅英華人與香港藝人情性交流 |
74海外專訊:梨園橋王劉月峰 |
75粵劇行當:裴艷玲點名攻擊粵劇演員的回應 |
76粵劇小詞典:粵劇中的手、眼、步、身四法 |
77粵劇百載勾沉:香港粵劇從歌壇、樂師到劇壇 |
78紅船話舊:反串六國大封相 |
79粵曲演唱技巧:粵曲運用「面罩唱法」 |
80曲詞解讀:林沖之柳亭餞別 |
82新曲選刊:怒沉百寶箱 |
86戲曲節目表 |
第五期 現代俠士李龍形象健康

第五期 二零零一年四月 |
封面人物 |
4 現代俠士李龍形象健康 |
人物專訪 |
8 萬能老倌阮兆輝 |
12 陳劍聲人情味儂 |
15 陳嘉鳴安於二幫位置 |
18 文劍飛英姿颯爽 |
20 鄧碧雲逝世十周年紀念專輯 |
30 畢玉英現階段人生的至愛 |
新劇欣賞 |
32 俠士名花結良緣 |
34 非夢奇緣 |
粵劇傳真 |
36 一把存忠劍 |
38 梟雄虎將美人威 |
40 擊鼓退金兵 |
42 三夕恩情廿載仇 |
43 樓台會 |
44 白蛇傳 |
潮劇傳真 |
46 霧鎖開封 |
48 七鳳斬蛟龍 |
樂社千秋 |
50 月騫戲曲中心業餘推動專業 |
校園播種 |
52 遁道中學 |
在實驗中取得成果 |
梨園繽紛 |
54 港穗曲藝交流會 |
55 創造無煙樂土 |
56 紅伶閨秀同賀婦女節 |
57 喜慶一堂 |
58 諧趣粵曲話劇新嘗試 |
59 俾面派對齊舉杯 |
60 梁天雁新曲發表 |
61 劉兆榮探望最愛 |
62 娛人娛己 |
63 排場演功架 |
64 成雙成對 |
65 台前台後記趣 |
梨園播音室 |
66 新鳳凰鐵三角陣容 |
文千歲夥拍陳麗芳 |
67 龍貫天做廣播劇 |
溫誌鵬新作火熱進行 |
地方戲曲 |
68 評彈狀元——范林元 |
專欄 |
72 劇評:我看關戲 |
74 海外專訊:燕鳳鳴憑秋香打響頭炮 |
75 粵劇行當:小武回潮 |
76 老來講舊事:西河會從靚仙講到靚少佳 |
78 粵劇百載勾沉:獨樹一幟的粵劇音樂 |
79 粵劇小詞典:十八羅漢架 |
80 紅船話舊:悼念先師羅耀宗冥壽 |
81 新曲選刊:林沖別妻 |
84 曲詞解讀:琵琶記 |
86 戲曲節目表 |
第四期 香港梨園瑰寶 陳好逑細膩演技令人迷

第四期 二零零一年三月 |
封面人物 |
4 香港梨園瑰寶 陳好逑細膩演技令人迷 |
人物專訪 |
8 龍貫天開拓粵劇另一個空間 |
12 潮劇小生王 陳楚蕙 |
16 李香琴寶刀未老 |
18 藝青雲、南燕進軍大戲院 |
20 御東昇御玲瓏姐妹同心做粵劇 |
22 何杜瑞卿唱曲寄閒情 |
新劇欣賞 |
24 亂點鴛鴦譜 |
50 淝水之戰 |
粵劇傳真 |
26 港粵紅伶折子戲 |
28 三件寶 |
30 香銷十二美人樓 |
32 獅吼記 |
34 無情寶劍有情天 |
36 情俠鬧璇宮 |
38 三夕恩情廿載仇 |
40 桂枝告狀 |
42 忽必烈大帝 |
44 紫釵記 |
45 紅菱巧破無頭案 |
川劇傳真 |
46 目連之母 |
48 川劇折子戲 |
劇團焦點 |
52 香港實驗粵劇團薪傳藝術 |
樂社千秋 |
54 昇平半世紀娛樂在民間 |
校園播種 |
56 旺角勞工子弟學校 巫瑤珊用活動教學教授戲曲 |
梨園繽紛 |
58 同慶賀樂融融 |
59 伍秀芳敬老折子戲專場 |
60 伶人與伶迷 |
61 金曲慈善夜 |
62 戲人戲語 |
63 戲真情假 |
64 齊歡聚樂滿堂 |
65 美人如雲 |
66 敬老玩新招 |
專題 |
67 粵劇百載勾沉——傳承學習門檻 |
68 談粵劇的關戲 |
70 關德興=新靚就=黃飛鴻 |
專欄 |
74 海外專訊:由羅、李事件說世態 |
75 讀者調查 |
76 粵劇行當:最後的小武 |
77 紅船話舊:舞台禁忌 |
78 劇評:香銷十二美人樓 |
79 粵劇小詞典:照鏡 粵劇基本功:步法、身法 |
80 曲詞解讀:十奏嚴嵩 |
82 新曲選刊:情俠鬧璇宮之鳳閣定情 |
86 戲曲節目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