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

Cpanel

搜尋內容

粵劇

粵劇 (7)

粵劇簡介

粵劇是廣東境內最受歡迎、規模較大的劇種,故又名廣府大戲,流行於廣東、廣西、台灣和港澳等地,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緬甸、柬埔寨、菲律賓、印尼、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古巴以及中南美洲等有廣東華僑聚居的地區都有粵劇演出。

粵劇原有十大行當,即一末(老生)、二淨(花面)、三正生(中年男角)、四正旦(青衣)、五正丑(男女導角)、六元外(大花面反派)、七小(小生,小武)、 八貼(二幫花旦)、九夫(老旦)、十雜(手下、龍套之類)。後來十大行當被精簡為六柱,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幫花旦、丑生、武生,而這些行當都是 根據角色年紀、性別、性格、外型等特徵來劃分的。

粵劇唱腔的形成情況與源流十分複雜。清初,外江班把戈陽腔及昆山腔傳入廣東,至太平天國 時,粵劇以唱梆子為主,後來昆曲衰落,粵劇受徽班影響,唱調轉而以西皮、二黃為主。辛亥革命期間,志士班將官話變為廣州方言,稱新腔,其後不斷有著名老倌 冒起,各自鑽研俱個人唱腔,形成薛覺先「薛腔」、馬師曾「馬腔」、小明星「星腔」、羅家寶「蝦腔」、紅線女「紅腔」、新馬師曾「新馬腔」、何非凡「凡 腔」、芳豔芬「芳腔」、陳笑風「風腔」等,各俱風格。

早期粵劇所使用的樂器只有二弦、提琴、月琴、簫笛、三弦和鑼鈸鼓板,聲調比較簡單。 清朝中葉以後,粵劇逐漸成形,所使用樂器多達四十幾種,大致可分為四大類:吹管樂器、彈撥樂器、拉絃樂器及敲擊樂器。其中彈撥樂器包括古箏、琵琶和蝴蝶 琴;鑼鼓則包括蔔魚/板、沙的、雙皮鼓、梆鼓、鈸、京鑼、勾鑼、戰鼓、大木魚、小木魚、大鑼及鈸、大堂鼓。其後,粵劇更接納了西洋樂器,如薩克斯管、小提 琴等,使音樂效果更臻完善。

三、四十年代是粵劇的黃金時代,其時名伶輩出,形成薛(薛覺先)、馬(馬師曾)、桂(桂名揚)、白(白駒榮、 白玉堂)、廖(廖俠懷)等五大流派,後更有薛覺先領導的「覺先聲劇團」與馬師曾領導的「太平劇團」為競爭觀眾,不斷革新傳統粵劇,出現「薛馬爭雄」局面。 而這種革新的風氣至今仍存在,隨經濟發展,大量新興娛樂湧現,大部份年輕人都認為粵劇老套,予以排斥,故粵劇從業人員多嘗試在表演手法與劇本上創新,以吸 引觀眾,由此可證粵劇是一個具生命力的劇種,不斷吸收營養充實自己。

時至今日,粵劇已形成獨特的藝術形態,就如粵劇研究者賴伯彊所說,粵劇是「吸收廣東地方民間說唱藝術……以梆黃為主要聲腔,又大膽吸收歌劇、話劇、電影、西樂等藝術形式」的地方劇種。

週三, 29 五 2013 15:47

再世紅梅記

Written by
Cannot find /148_再世紅梅記 folder inside /tw_3t/vol1/operapreview.com/public_html/images//148_再世紅梅記/ folder.
Admiror Gallery: 4.5.0
Server OS:Apache/2.2.22
Client OS:Unknown
PHP:5.6.40-1~dotdeb+7.1

1月22, 23, 25, 26, 29, 30日及2月1日
高山劇場劇院、元朗劇院演藝廳、荃灣大會堂演奏廳、屯門大會堂演奏廳、香港大會堂音樂廳•香港

裴禹:李龍 李慧娘、盧昭容:梅雪詩 賈似道:尤聲普
吳絳仙:任冰兒  賈瑩中:阮兆輝  盧桐:廖國森

劇情:

李慧娘因讚裴禹一句「美哉少年」,惹奸相賈似道妒火,慘遭殺害,停棺紅梅閣。裴禹偶遇盧昭容,慕她酷肖慧娘,悉奸相又欲霸佔,遂教她裝瘋,並先投府配合,唯事被識破,困於紅梅閣旁書齋。慧娘思念裴生,前來相會,並救他逃離相府。昭容偕父避難揚州,不幸病故,閻王許慧娘借屍還魂,盧桐亦奉新帝命將賈相擒捕,裴禹得結再世梅緣。


週三, 29 五 2013 15:46

火網梵宮十四年

Written by
Cannot find /148_火網梵宮十四年 folder inside /tw_3t/vol1/operapreview.com/public_html/images//148_火網梵宮十四年/ folder.
Admiror Gallery: 4.5.0
Server OS:Apache/2.2.22
Client OS:Unknown
PHP:5.6.40-1~dotdeb+7.1


1月22, 23, 25, 26, 29, 30日及2月1日
高山劇場劇院、元朗劇院演藝廳、荃灣大會堂演奏廳、屯門大會堂演奏廳、香港大會堂音樂廳•香港

溫璋:龍貫天  魚玄璣:尹飛燕 李憶:吳仟峰  綠翹:南鳳
魚建源:廖國森 李仕疇:黎耀威 李蘭英:江穎紅 小燕:王潔清

劇情:

魚玄璣與溫璋相愛,珠胎暗結,為救鬧酒入獄的情郎賣屋,得李憶相助而酬恩下嫁。綠翹暗戀溫璋,藉詞代主璧還定情信物,以色相誘。玄璣返家撞破二人苟合,溫璋酒醒懊悔,錯手殺婢,再困囹圄,玄璣攜女庵堂避世。十四年後,李憶高中欲續前緣遭拒,玄璣讓小燕與溫璋骨肉團圓,自狀了結。


週三, 29 五 2013 15:44

孝莊皇后

Written by
Cannot find /146_孝莊皇后 folder inside /tw_3t/vol1/operapreview.com/public_html/images//146_孝莊皇后/ folder.
Admiror Gallery: 4.5.0
Server OS:Apache/2.2.22
Client OS:Unknown
PHP:5.6.40-1~dotdeb+7.1

燕韻鏗鏘譜華章
12月22日 高山劇場劇院
編劇:蔡衍棻 音樂設計:梁漢威 導演:尹飛燕

大玉兒(孝莊):尹飛燕 多爾袞:龍貫天 皇太極:阮兆輝 多鐸:阮德鏘
哲哲皇后:任冰兒 蘇茉爾:王潔清 代善、袁崇煥:廖國林 喇嘛、范文程:呂洪廣 大福晉:林寶珠 豪格:祝如山
福臨:高永俊 莽古爾泰:王四郎 阿敏:葉文

劇情:

蒙滿第一美人大玉兒與大金十四貝勒多爾袞敖包相會,一見鍾情,可惜因皇太極為奪汗位,逼福晉殉葬,復聞多爾袞出征死訊,終嫁作汗妃。大婚之日,多爾袞帶傷出席,玉兒看穿皇太極不念親情,遂夜訪舊愛,斷髮密誓明志。范文程向皇太極獻計令袁崇煥蒙冤喪命,明失錦州,多爾袞勇戰奪「傳國玉璽」歸旋,卻遭豪格向父皇誣告藏寶謀反,幸得玉兒及時通報獻璽,化解危機。皇太極猝逝,眾貝勒欲奪取大汗之位,為解豪格與多爾袞之爭,代善勸哲哲讓玉兒五歲子福臨繼位。多爾袞一為愛玉兒,二為創千秋基業,匡扶福臨登位為大清首個皇帝──順治,玉兒這孝莊皇后應驗當年草原喇嘛批命,但與多爾袞之愛情經歷重重磨鍊,山盟海誓,真愛長存。

1《序:草原初會》
2《父汗歸天》
3《福晉殉葬》
4《皇后議妃》
5《誤傳死訊》
6《玉兒尋死》
7《太極新婚》
8《玉兒明志》
9《計奪錦州》
10《豪格密報》
11《暗藏殺機》
12《皇歿爭位》
13《計保江山》
14《信守密誓》
15《尾聲•福臨登基》


週四, 23 五 2013 16:39

觀音情度韋陀天

Written by
Cannot find /146B folder inside /tw_3t/vol1/operapreview.com/public_html/images//146B/ folder.
Admiror Gallery: 4.5.0
Server OS:Apache/2.2.22
Client OS:Unknown
PHP:5.6.40-1~dotdeb+7.1

盛世天戲劇團
12月2日 新光戲院大劇場
編劇:李居明 總導演:王佳納 劇本整理:陳錦榮

妙善(觀音):蔣文端 韋護(韋陀):丁凡 九尾狐:曾小敏 妙莊皇:楊黎浩 皇后:陳錦雲 大駙馬:林家寶 大宮主:鍾銀英 二駙馬:謝偉新 二宮主:吳思樺 北狄王:陳家鼎 狄王妃:李海燕

劇情:

韋護奏凱榮歸,路過叢林,險被九尾狐迷惑,幸仗寶劍血符,終擒妖狐。
妙莊皇慶壽,韋護代獻狐作賀禮,獲封三駙馬,豈料妙善宮主以半襲袈裟勸戒殺生,觸怒君父。妙善誠心禮佛,九尾狐欲施幻術,被她正氣收伏,與御園困獸一同放生,惹怒妙莊皇,遭貶到紫竹山。妙善路上親睹災民慘況,遇刺客追殺為韋護相救,二人卻又被北狄王所擒,幸她點出其子女病源,終得脫險。
妙莊皇殺戮無數,遭冤魂索命成狂,兩宮主與駙馬乘機藉詞加害妙善。妙善見韋護不忍下手,坦言說佛相勸,兩駙馬終逼得妙善自殘目掌,更狠心燒山滅口,幸九尾狐報恩相救。一年後,韋護棄劍從文,重遇妙善已成觀音,得她點化,作其護法,九尾狐亦修成正果。

全劇共七場 :
1《妖狐獻媚》
2《壽筵刺袈》
3《義釋妖狐》
4《窮途說法》
5《魅影宮魔》
6《挖目還親》
7《魔考成道》


週四, 23 五 2013 16:39

沈三白與芸娘

Written by
Cannot find /145B folder inside /tw_3t/vol1/operapreview.com/public_html/images//145B/ folder.
Admiror Gallery: 4.5.0
Server OS:Apache/2.2.22
Client OS:Unknown
PHP:5.6.40-1~dotdeb+7.1

金鳳凰劇團
12月15日 葵青劇院演藝廳
編劇:張澤明

沈三白:吳仟峰 芸娘:陳好逑 范惠來:呂洪廣 肯堂:溫玉瑜 王氏:高麗 憨園:紫令秋 沈啟堂:新劍郎 沈父:廖國森 沈青君:李沛妍 春香:蕭詠儀 冷香:江穎紅 崔公:王四郎

劇情:

三白愛與妻芸娘論文,父歸查帳簿見混有詩詞欠單,驚悉他為親友借貨作保,怒逐離家自立謀生。
惠來受丈人託銀收容妻舅一家,三白夫妻於七夕花照之會遇摯右肯堂,結識其表姐冷香與憨園母女。
芸娘慕憨園詩才,不嫌其母乃青樓女子,義結金蘭,要戲稱要納她為三白妾,被丫環春香知悉。
啟堂夫婦教春香嫁禍青君偷錢,再以芸娘與娼女結盟為夫納妾,沈父震怒逐媳,三白求情不果,與父擊掌斷親,一家同行。
崔公受王氏唆使追債,三白怕惹官司遠走揚州,芸娘病難養女,只得忍痛將青君嫁予王家作童媳。
三白未到揚州即盤川用罄,求助惠來反遭奚落,幸再遇肯堂保薦到鹽署作文案。
芸娘寄居華家盟姐家中,收青君來函報婿死訊,病情加重,修書促三白返家。
三白雪夜回歸,讀信痛悉青君成新寡,夫妻痛斷肝腸,芸娘至始已油盡燈枯,含淚而歿。

1《失歡堂上》
2《花照驚艷》
3《閨房記樂》
4《被逐家門》
5《妻離女散》
6《絕處逢生》
7《兩地斷腸》
8《夫妻永訣》


週四, 23 五 2013 16:39

鳳閣恩仇未了情

Written by

紅鸞郡主自幼入質番邦,與耶律君雄私訂終身,因回返南朝而依依惜別。途中紅鸞遇賊墮海失憶,被到江邊尋女的倪思安所救,並順勢認紅鸞為女兒。思安偕有孕的紅鸞藉詞就親向尚夏氏敲詐,得高中狀元的存孝見憐收留。

 

 

週四, 23 五 2013 15:52

睿王與莊妃

Written by
Cannot find /145_睿王與莊妃 folder inside /tw_3t/vol1/operapreview.com/public_html/images//145_睿王與莊妃/ folder.
Admiror Gallery: 4.5.0
Server OS:Apache/2.2.22
Client OS:Unknown
PHP:5.6.40-1~dotdeb+7.1

廣州粵劇團
11月1日 新光戲院大劇場
編劇:梁郁南

多爾袞:黎駿聲 莊妃:陳韻紅 福臨:蕭婉婷 豪格:陸渭強 布婉:吳非凡 濟爾哈朗:畢海榮 代善:勞劍峰 譚泰:文偉權 趙開心:黎錫堅 范文程:陳健超

劇情:
皇太極崩,豪格與多爾袞爭奪帝位,莊妃藉往日情誼向多爾袞示好,拉攏他擁立其稚兒福臨。
多爾袞揮師滅大明,迎福臨入關登基為帝,莊妃封多爾袞為睿王,並尊他為「王父」。睿王與莊妃緬懷當年草原初戀,二人難禁意亂情迷。
然而睿王恃功而驕,不理眾臣反對,擬下「合宮」召書令莊妃心情矛盾,順治察知,借《尋母圖》相責。
代善慫恿順治頒令,賜酒酖殺睿王,睿王卻幻想娶得心上人而歡歌樂舞。
之後驚見布婉中毒身亡,才驚悉親扶擁立的福臨要置他於死地,莊妃卻為子棄愛,寸心盡碎,萬念俱灰。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2025 戲曲品味 operapreview.com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