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劇戲台 (6)

「情牽六月」~ 洛神 (6月6日)、六月雪 (6月7日)、帝女花 (6月8日)
衛駿輝、李沛妍、宋洪波、梁煒康(只演6月8日)、瓊花女、譚穎倫、司徒翠英
元朗劇院演藝廳
門票於即日起在各城市電腦售票處發售
票價 - $200, 140, 100, 80, 50 (設60歲或以上高齡人士、殘疾人士及看護人、全日制學生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士半價優惠;歡迎6歲或以上人士入場觀看)
網上購票www.urbtix.hk、信用卡電話購票2111 5999、票務查詢3761 6661、節目查詢2388 3850 (凌小姐)
![]() |
粵劇戲台 - 簡介 「粵劇戲台」成立於2007年10月,專事粵劇創作和相關的藝術發展項目,並致力保存及推廣粵劇藝術,為現代社會的文化生活增添色彩。粵劇戲台製作了不同類型的表演節目,包裝銳意改革的新版名劇,用於保存的古老排場戲,創新的大型表演新編劇,以至培育新人的新編粵劇,各有創作模式,但都離不開粵劇本質。 創辦人李奇峰,出身及成長於戲行,十分理解粵劇存在的問題,很早就萌生改革的念頭。移居美國十年,接觸很多西方表演藝術,令他大開眼界,現代舞台的優點可以借用,而粵劇的缺點,包括行政、人事、演員質素、劇本等,可以改進的地方太多了,那時就有個心願,退休之後回到香港,為粵劇改革的理想再戰江湖——創辦粵劇戲台協會,宣揚粵劇藝術,培育新秀,藉此保存並發展粵劇藝術,為香港本土文化作出貢獻。
粵劇戲台成立宗旨: 一、保存傳統文化藝術的同時,為粵劇藝術開拓出新的發展方向; 二、從其他藝術創作探索出新的元素,並融入粵劇當中,嘗試創作出新的藝術形式; 三、積極推廣傳統藝術予年輕一代,並擴闊粵劇文化藝術到普羅大眾; 四、承諾提升粵劇創作質素,以達至國際級水平; 五、 籌劃各項研究和活動項目,讓粵劇藝術邁向國際; 聯絡方法: www.aco.org.hk https://www.facebook.com/ArtOfCantoneseOpera?ref=hl
|
粵劇戲台主要演出:
2013年
9月《德齡與慈禧》、新編粵劇《江山遺恨》
4月「栽培新秀承傳藝萃」:
《雙仙拜月亭》、《一入侯門深似海》及《紫釵記》
1月「名角名劇展演」:
《南宋鴛鴦鏡》、《洛神》、《枇杷山上英雄血》、《無情寶劍有情天》、《碧血寫春秋》;
折子戲專場-《白蛇傳之盜仙草》、《三夕恩情廿載仇之盤夫》、《十五貫之訪鼠》、《龍鳳爭掛帥之路遇》
1月「傳揚粵劇文化精粹」尤聲普藝術專場:
《佘太君掛帥》、《十奏嚴嵩》
2012年
12月《德齡與慈禧》香港藝術發展局主辦「創意藝術雙周」深圳演出
8月「唐滌生經典戲寶承傳」:
《再世紅梅記》、《紫釵記》、《帝女花》(青年版)
6月「唐滌生經典戲寶承傳」:
《再世紅梅記》、《紫釵記》、《帝女花》(青年版)
5月「經典延續劇藝承傳」粵劇戲台五週年:
《活命金牌》、《李廣王》、《章台柳》、《關公釋貂蟬‧古城會》、《秋雨菱花姊妹情》
1月「劇藝縱橫五十秋」羅家英戲寶精選:
《蟠龍令》、《英雄叛國》、《關公釋貂蟬.古城會》、《糟糠情》、《南宋鴛鴦鏡》、《穆桂英大破洪洲》
2011年
10月《德齡與慈禧》加拿大世界宣明會主辦加拿大慈善演出
8月《德齡與慈禧》
6月《再世紅梅記》、《秋雨菱花姊妹情》
5月《德齡與慈禧》澳門文化局主辦第二十二屆澳門藝術節演出
2010年
9月《德齡與慈禧》載譽重演
1月《德齡與慈禧》首度公演
1月香港實驗粵劇團四十年回顧.前瞻
2009年
8月「際會風雲」:《曹操與楊修》、《佘太君》、《六月雪》、《洛神》
2月《帝女花》青年版
1月《古調精華》
2008年
9月「數風雲人物還看今朝」:《萬世流芳張玉喬》、《曹操‧關羽‧貂蟬》、《霸王別姬》、《斷橋》、《幽媾》、《月下追賢》
2007年
11月美國紐約及衛斯理大學演出:《花木蘭》、《牡丹亭之幽媾》、《紅樓夢之幻覺離恨天》
● 再世紅梅記
Admiror Gallery: 4.5.0
Server OS:Apache/2.2.22
Client OS:Unknown
PHP:5.6.40-1~dotdeb+7.1
根據何冀平話劇改編、導演:羅家英 粵劇戲台藝術總監李奇峰一直希望製作新編的大型粵劇,2010年邀得理想夥伴羅家英、汪明荃合力打造「粵劇戲台」的第一齣新編劇目《德齡與慈禧》。《德齡與慈禧》幾度載譽重演,本年九月第七度公演。 劇情大綱 裕庚出使歐洲多年回國,榮祿過訪傳逹慈禧宣其女進宮朝覲,見德齡、容齡非常洋化,擔憂不矣。俄使夫人以日俄戰爭要脅,幸德齡作翻譯,機靈化解,慈禧遂將她姐妹編為女官,隨侍身旁。德齡深得慈禧鍾愛,介紹西方文明事物,引起宮中眾人妒忌,更惹光緒與隆裕皇后起紛爭。榮祿夜訪儲秀宮,慈禧欣向舊情人細訴心事,不料他藉機遞表章,雖惹太后不悅,卻被留宿終宵。榮祿留宿儲秀,眾人藉詞避走,蓮英故意令德齡撞破此事,慈禧見她坦率,另有體會,不加罪究。太后與光緒重溫舊日母子情,豈料被他冒死呈上維新奏折觸怒,德齡知悉,決找時機再遞。容齡藉壽辰獻舞暗呈奏折,慈禧乍聞榮祿死訊,聽其遺言大慟,不降罪德齡,只遣她姐妹離宮。德齡向太后辭行,慈禧已病屆彌留,懺悔前塵,決意變革,吐露實為要她離宮助父出使,老少交心。 演員 汪明荃 飾慈禧 羅家英 飾榮祿 梁兆明 飾光緒 陳詠儀 飾隆裕 阮兆輝 飾李蓮英 李沛妍 飾 德齡 謝曉瑩 飾 德齡 演出日期:2013年9月18日 時間:晚上7時30分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 ||
Admiror Gallery: 4.5.0
Server OS:Apache/2.2.22
Client OS:Unknown
PHP:5.6.40-1~dotdeb+7.1
藝術總監:李奇峰 編劇:梁智仁 劇本參訂:羅家英 劇情大綱 叛黨篡位,君皇張弘基與金鈴皇后逃難荒野之中,弘基負傷,山路難行,無奈追兵又至,情急之下,金鈴披上弘基衣服引開敵兵,最後跳崖自盡。弘基最終被遊獵山中的豪門之女李若梅所救並寄居若梅家中,若梅之父李敬天思疑弘基是落難天子,欲將他賣予新朝,若梅對敬天痛陳利弊,於是敬天願意幫助弘基復位,弘基許下諾言,若復登帝位,便封若梅為后。另一方面,金鈴大難不死,被畫師梁節巧所救,節巧雖暗慕金鈴,惟二人同屋而居,終日以禮相待。直至節巧兄長節靈欲撮合兩人,金鈴惟有把皇后身分向節巧相告,兩人遂結為兄妹。 弘基復位,思念金鈴,若梅被封梅妃,敬天心存不悅。這時弘基知悉金公在世,命人送金鈴與節巧到梅苑,欲親往迎接,卻為若梅封后之事煩惱。幸若梅心存大義,願放棄皇后之位。此時,敬天為保若梅皇后之位,砌詞金鈴與節巧有染,而當朝大將亦一致反對金鈴回宮,全皆擁護若梅為后,江山美人,弘基如何自決…… 演員 羅家英飾張弘基 陳咏儀飾金鈴 李沛妍飾李若梅 廖國森飾李敬天 梁兆明飾梁節巧 藍天佑飾梁節靈 演出日期:2013年9月20至22日 時間:晚上7時30分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 ||
![]() |
粵劇戲台 - 簡介 「粵劇戲台」成立於2007年10月,專事粵劇創作和相關的藝術發展項目,並致力保存及推廣粵劇藝術,為現代社會的文化生活增添色彩。粵劇戲台製作了不同類型的表演節目,包裝銳意改革的新版名劇,用於保存的古老排場戲,創新的大型表演新編劇,以至培育新人的新編粵劇,各有創作模式,但都離不開粵劇本質。 創辦人李奇峰,出身及成長於戲行,十分理解粵劇存在的問題,很早就萌生改革的念頭。移居美國十年,接觸很多西方表演藝術,令他大開眼界,現代舞台的優點可以借用,而粵劇的缺點,包括行政、人事、演員質素、劇本等,可以改進的地方太多了,那時就有個心願,退休之後回到香港,為粵劇改革的理想再戰江湖——創辦粵劇戲台協會,宣揚粵劇藝術,培育新秀,藉此保存並發展粵劇藝術,為香港本土文化作出貢獻。
粵劇戲台成立宗旨: 一、保存傳統文化藝術的同時,為粵劇藝術開拓出新的發展方向; 二、積極推廣傳統藝術予年輕一代,並擴闊粵劇文化藝術到普羅大眾; 三、承諾提升粵劇創作質素,以達至國際級水平;
聯絡方法: www.aco.org.hk https://www.facebook.com/ArtOfCantoneseOpera?ref=h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