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藝資訊 (63)
Admiror Gallery: 4.5.0
Server OS:Apache/2.2.22
Client OS:Unknown
PHP:5.6.40-1~dotdeb+7.1
再世紅梅記
李慧娘、盧昭容:李沛妍
裴禹:衛駿輝 賈似道:尤聲普
盧桐:廖國森 賈瑩中:阮兆輝
慧娘與裴禹西湖邂逅,才子贈琴傳情,惜佳人已為宰相妾,相對奈何。慧娘讚裴禹一句「美哉少年」,挑起奸相賈似道妒意,捧下斷魂。裴禹因折梅闖入盧家後院,誤梅為柳,得昭容青睞,可惜又遇瑩中代宰閣強聘佳人。裴禹教昭容裝瘋,並先行拜謁似道作內應,可惜臨出門前露了破綻。裴禹陷身相府,自絳仙處得知慧娘慘死,其後慧娘魂歸梅閣,救裴生避禍相府爪牙追殺。慧娘為救被似道誤會放走裴生的絳仙,登壇與宰閣辯證,把眾人嚇唬令裴生逃離相府。慧娘躲在傘中與裴禹共赴揚州,慧娘懇得閻君通融,借昭容之屍還魂,盧桐亦奉新帝命誅奸相,成就一段再世恩緣。
李沛妍 再世紅梅怨與嬌
文:邵瑩 圖:周嘉儀
組圖:
L01李慧娘的「怨」
L03《脫阱救裴》魂歸梅閣救裴生
L04《觀柳還琴》殘橋畔帶淚還琴
L07《登壇鬼辯》闖府懲奸救絳仙
L08《蕉窗魂合》還陽喜踏回生路
組圖:
L02盧昭容的「嬌」
L05《折梅巧遇》繡谷女情竇初開
L06《裝瘋鬧府》強裝瘋華堂戲相
李沛妍承襲父母的粵劇遺傳因子,雖則只參與粵劇戲台的製作,演出量不多,但每次都全力以赴。幾乎每個花旦都曾貼演《再世紅梅記》,但要將李慧娘與盧昭容兩角,人物性格跨度很太,甚難掌握,沛妍對前者的「怨」、後者的「嬌」,卻能演得恰到好處,實在難得!
文:文娟 圖:周嘉儀
以京劇視角說生命故事
台上的白蛇,手指許仙,問他為什麼懷疑自己的真情?而台下的真實人生,卻是飾演白蛇的女演員,出賣了許仙。台灣的國光劇團,用舞臺劇(話劇)夾京劇的形式,牽動觀眾對於人生如戲的感慨。
國際著名表演藝術家魏海敏,與來自北崑、走遍國際、定居台灣的崑曲小生溫宇航,分飾白蛇與許仙的演員。台灣文武老生領軍人物唐文華與參加徐克電影的京劇青年演員盛鑑,在劇中分飾一對師徒;他們串演著《趙氏孤兒》,如同劇中人一般,忍字心上一把刀,共同奔赴理想。
演前講座:11月16日晚上7:30 光華新聞文化中心
主持::毛俊輝
講者:王安祈、李小平、魏海敏


Admiror Gallery: 4.5.0
Server OS:Apache/2.2.22
Client OS:Unknown
PHP:5.6.40-1~dotdeb+7.1


獻上首部「經典再現」 創造影史地位《爵士歌手》不容錯過
2013高雄電影節「變奏國度」 10/18至11/3 歌舞登場 魅力全開

Admiror Gallery: 4.5.0
Server OS:Apache/2.2.22
Client OS:Unknown
PHP:5.6.40-1~dotdeb+7.1
作為「香港人的樂團」,樂團每年策劃製作大量含有本土元素的節目。我們與香港歷史博物館合作一套「香港情懷」系列的演出。此音樂會由香港中樂團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贊助,並由香港歷史博物館提供場地支援。與您遊走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故事」常設展廳內不同場景,首首充滿香港特色的「老歌」如《每當變幻時》、《妝台秋思》及《一水隔天涯》等,加上多位香港作曲家(郭迪揚、陳能濟、許翔威、黃學揚、鄧樂妍)的動聽旋律,與您走進視聽兼備的香江尋根之旅,重溫段段「香港故事」。
旅程將於晚上7:30正式啟航,導遊將引領大家穿越香港不同時代。
煩請各位觀眾於晚上7:15前抵達一樓大堂集合及索取節目流程。祝各位有一個愉快旅程!
日期:25/10/2013, 1/11/2013, 15/11/2013, 22/11/2013, 14/2/2014 (五 Fri)
時間:晚上7:30-8:30pm
地點:香港歷史博物館-九龍尖沙咀漆咸道南100號
票價:$50
藝術指導:周熙杰、盧偉良
「展區1」主題-自然生態環境
《幽壑蒼松》 許翔威 曲 塤、中音管、琵琶與敲擊四重奏
1/11, 22/11/2013
《史前香港》 黃學揚 曲 塤與大阮三重奏
《寒舍溫茶》 許翔威 曲 古琴、簫、巴烏、二胡、中胡與革胡六重奏
25/10, 15/11/2013; 14/2/2014
《每當變幻時》周藍萍曲,盧偉良整理 25/10/2013
《一水隔天涯》于粦曲,盧偉良整理 25/10, 1/11, 15/11/2013
《絲絲淚》王粵生曲,盧偉良整理 15/11/2013; 14/2/2014
《檳城艷》王粵生曲,盧偉良整理 1/11, 22/11/2013; 14/2/2014
《紫釵記 (選段) 》文采曲,盧偉良整理 1/11/2013
《約會(粉牆花) 》粵劇音樂,盧偉良整理 15/11, 22/11/2013; 14/2/2013
《旱天雷》廣東音樂 ,嚴老烈 曲,李家華編曲 22/11/2013
《妝台秋思》廣東音樂 、古曲,盧偉良整理 1/11/2013
《龍飛鳳舞》精神音樂 、古曲,盧偉良整理 25/10, 15/11, 22/11/2013; 14/2/2014
《掠影拾遺(漁村懷舊) 》 陳能濟曲 小合奏
《三年零八個月》 郭迪揚曲 四重奏
《囍洋洋》 鄧樂妍曲 九重奏
查詢 Enquiries :
3185 1600(節目查詢)
2734 9009(票務查詢)
2111 5999(信用卡電話購票)
網上購票: www.urbtix.hk
60歲或以上高齡人士、殘疾人士、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及全日制學生半價優惠。
購買門票,只可享用其中一種優惠計劃。

「香港藝術發展獎」設有多個不同獎項,除向資深藝術工作者致敬外,並表揚在不同範疇有卓越表現及貢獻的藝術工作者及後起之秀,讓社會各界對本地傑出藝術工作者有更深的認識。本計劃亦嘉許積極參與藝術教育及推廣工作,以及熱心贊助本地藝術活動的人士及團體,鼓勵社會各界支持及參與藝術發展,讓大眾分享他們努力的成果。
以下五個獎項現正公開接受提名:
・ 藝術家年獎
・ 藝術新秀獎
・ 藝術教育獎
・ 藝術推廣獎
・ 藝術贊助獎
歡迎社會各界、文化藝術界人士及團體踴躍參與,提名合資格人士及團體競逐不同獎項。
「戲曲中心」作為該區東面大門的戲曲中心,標誌着西九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讓香港進一步實現把西九發展成為世界級文化藝術樞紐的願景。
「戲曲中心」預計於2016年落成,樓高七層,座落於廣東道與柯士甸道西交界,位置優越。戲曲中心佔地面積約為13,800平方米,總樓面面積超過23,700平方米。它將提供一個1,100個座位的劇場、一個附設表演台的茶館、面積達2,000平方米的藝術教育設施,以及寬敞的公共休憩空間。戲曲中心也附設零售和餐飲設施,令觀眾獲得更豐富全面的體驗。



在台灣歌仔戲史上有著「北拱樂,南日光」美譽的高雄「日光歌劇團」,成立於1936年。早期台灣生活困難,有些家庭因生計困難,不得已送子女到戲班學戲,稱「綁戲囝仔」。日光少女歌劇團成立之初,成員為七歲至十六歲的女孩,日間學戲晚上演出。女孩辛苦學藝,彼此在學戲過程中良性競爭。
1951年改名「日光歌劇團」在歌仔戲表演之外,加入歌舞、曲藝、特技及魔術等表演節目,聘請專家編寫劇本,以良好的票房及口碑在全台各大戲院打響知名度。興盛時期成員達九十人,更獲頒省政府教育廳頒發「優良劇團」獎狀。
歌仔戲在電視媒體的衝擊下漸走下坡。日光歌劇團求新求變,九十年代以後,規模逐漸縮小,然而日光歌劇團的成員遍及台南、高雄各個歌仔戲團,開枝散葉,在全台各地烙印表演藝術光影,也為高雄留下珍貴的歷史見證。
堂哥近日因坐骨神經痛,昨由太太何嘉茵及好友陪同下到深圳針灸,其間突感心臟不適暈倒,隨即送返香港搶救,前往北區醫院期間在救護車上已經證實不治。
堂哥八歲便以神童之譽投身演藝界,曾參與不少電視劇、電影及粵劇演出。八十年代向林家聲拜師。九三年與梅雪詩組「慶鳳鳴劇團」,共演出劇目超過六十本。
堂哥原為天虹劇團十一月演出之《李治與武媚藝術》擔任總監及導演,如今卻永難如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