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105)
「戲曲新編劇本指導及演出計劃(五)—第一階段:新編劇本指導」
香港藝術發展局(藝發局)現誠邀合資格人士提交「戲曲新編劇本指導及演出計劃(五)」之「第一階段:新編劇本指導」申請書。計劃旨在為本地戲曲界發掘及培育編劇人才,鼓勵劇團與新進編劇合作排演創新劇目,以推動香港戲曲藝術的承傳與發展,及創造有利戲曲藝術發展的環境。
有興趣提交申請的人士,可於辦公時間內到香港英皇道979號太古坊和域大廈東翼14樓本局辦事處索取或從本局網頁www.hkadc.org.hk下載《邀請計劃書》及《申請表格》。申請書須以密件信封形式提交藝發局,信封面請註明「戲曲新編劇本指導及演出計劃(五)—第一階段﹕新編劇本指導」。申請者須於2015年1月6日(星期二)下午6時30分或以前將申請書投進設於上址的收集箱內。以郵寄遞交的申請書以郵戳日期為憑。逾時遞交的申請計劃書,或以電郵、傳真或其他媒體形式遞交的申請,以及未能符合本《邀請計劃書》列明要求的申請將不獲處理。
查詢電話:2827 8786(趙珮琼小姐)
極地博物館基金創辦人李樂詩:
鑑於全球氣候暖化危機影響自然生態,本人三十年前懷著關愛地球、保護環境的精神投入極地探研工作。並於一九九七年成立「極地博物館基金,希望將多年來從極地探索所得資料、圖片、影片加以整理,建立「極地資料庫」,作為環保及科普教育,承傳下一代。
現藉中國極地科學考察及建站三十週年暨極地博物館基金成立十七年,特舉辦綜合節目晚會,為基金籌募經費。
敬請踴躍贊助支持,合力推動環保意識。
獎項包括:「年度藝術家獎」、「藝術新秀獎」、「藝術教育獎」、「藝術推廣獎」及「藝術贊助獎」。為了讓候選人有更充裕的時間預備提名文件,「2014香港藝術發展獎」截止提名日期延至2014年11月7日。
下載獎項章程及提名表格: http://artaward.hk

梓銣藝敍天兒童及青少年粵劇折子戲匯演,於八月三十晚假油麻地戲院舉行,演出《碎鑾輿》、《紅鸞喜》、《趙子龍攔江截斗》、《焚稿離魂》、《元宵節賞燈》、《玉簪記之秋江》及《白蛇傳之盜庫銀》七套折子戲。其中《玉簪記之秋江》一折,由任梓銣老師自編自導自演。一向習生角的任老師,更會以旦角行當演出陳妙嫦,為觀眾帶來驚喜。
城市需要戲曲嗎?

現代化的城市,早已不單純是一個地理概念,而是由不同個體交會而成高度訊息化的綜合體。在這瞬息萬變急速流轉的時代,戲曲藝術家與現代城市人,怎樣可以互相連結?
緣起於香港的浙江小百花越劇團,三十年來如何推陳出新,營造都市越劇,倡導城市人「遊西湖、喝龍井、看小百花」?盛行於粵港澳以至各地華人社區的粵劇,經歷棚戲、戲曲電影、現代劇院等不同發展階段,在娛樂表演和傳統藝術之間,如何取得都市人的真切認同?說到底,城市仍然需要戲曲嗎?
兩位當代戲曲藝術的推動先鋒:不斷於越劇舞台尋求突破的茅威濤,與傳承和發展粵劇不遺餘力的汪明荃,難得聚首,真情對話,共同發掘戲曲藝術與現代城市之間的連接密碼。
對談嘉賓:
茅威濤 (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
汪明荃 (著名表演藝術家、香港八和會館主席)
日期:2014年9月27日 (星期六)
時間:下午2時正
地點: 油麻地戲院劇院
票價: $80
高齡人士、全日制學生、殘疾人士與看護人半價優惠
門票於 8月13 日起在城市售票網發售
節目查詢: 2200 0010
票務查詢:2734 9009
信用卡電話購票: 2111 5999
網上購票:www.urbtix.hk
普通話主講,輔以粵語進行
主辦機構保留更改節目及講者的權利
鳳儀紅劇團於十二月舉辦兩場崑粵折子戲專場,演出陣容包括趙鳳儀、林為林、谷好好、李龍、歐凱明、邢金沙及溫宇航。節目分別於12月23日假香港新光戲院大劇場及12月27日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演出。
紅磡高山劇場劇院
票價:6月10日$1,000(VIP)/$320/$260/$200/$140
6月11日$380/$320/$260/$200/$140
設六十歲或以上高齡人士、殘疾人士及看顧人、全日制學生半價優惠,HK$1,000及HK$380,不設優惠門票。
票務查詢:3761 6661
信用卡電話訂票:2111 5999
網上購票:www.urbtix.hk

2014年5月21日 晚上7:30
粵曲演唱:斬經堂(陳韵紅 錢遠強)/群英會之小宴(林家寶 趙德容)
崑劇折子戲:療妒羹.題曲(邢金沙)
粵曲演唱:樓台泣別(李鳳 陳慧賢)/花蕊夫人之勢後描容(新劍郎 王美莉)
粵劇折子戲:洛水夢會(李龍 趙鳳儀)
司儀:王美莉
索票及節目查詢:2389 6397/2389 6398

Admiror Gallery: 4.5.0
Server OS:Apache/2.2.22
Client OS:Unknown
PHP:5.6.40-1~dotdeb+7.1
《德齡與慈禧》
粵劇戲台
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2012年1月13至17日
根據何冀平話劇改編、導演:羅家英
慈禧:汪明荃
榮祿:羅家英
裕庚:尤聲普
李蓮英:阮兆輝
光緒:梁兆明
隆裕:陳詠儀
德齡:李沛妍
容齡:康華
俄使夫人:Mandy Patty
王太監:廖國森
裕庚夫人:李鳳
勛齡:黎耀威
裕庚出使歐洲多年回國,榮祿過訪傳逹慈禧宣其女進宮朝覲,見德齡、容齡非常洋化,擔憂不矣。俄使夫人以日俄戰爭要脅,幸德齡作翻譯,機靈化解,慈禧遂將她姐妹編為女官,隨侍身旁。德齡深得慈禧鍾愛,介紹西方文明事物,引起宮中眾人妒忌,更惹光緒與隆裕皇后起紛爭。榮祿夜訪儲秀宮,慈禧欣向舊情人細訴心事,不料他藉機遞表章,雖惹太后不悅,卻被留宿終宵。榮祿留宿儲秀,眾人藉詞避走,蓮英故意令德齡撞破此事,慈禧見她坦率,另有體會,不加罪究。太后與光緒重溫舊日母子情,豈料被他冒死呈上維新奏折觸怒,德齡知悉,決找時機再遞。容齡藉壽辰獻舞暗呈奏折,慈禧乍聞榮祿死訊,聽其遺言大慟,不降罪德齡,只遣她姐妹離宮。德齡向太后辭行,慈禧已病屆彌留,懺悔前塵,決意變革,吐露實為要她離宮助父出使,老少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