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

Cpanel

搜尋內容

週四, 15 五 2025 17:10

粵劇前輩何孟良仙遊下週舉殯

何孟良老師59日晚上壽終於伊利沙伯醫院,積閏享壽八十四歲。522日設靈於九龍殯儀館,以道教儀式舉殯,下午5時起親友弔唁,8時公祭;23日早上9時大殮,由摯愛生徒洪海、李漢光、譚穎倫、黃成彬、梁振文、楊健強、陳澤賢、陳岳明扶靈,遺體火化。

 

何孟良從藝七十四年,1951年隨女文武生馮狄強入行習藝,參加「新中華粵劇團」,時稱九歲神童。

1957年考入馬師曾、紅線女領導的廣東粵劇團,受教於粵劇導師何劍秋、李翠芳,崑曲導師馬傳菁,京劇導師姜世續、路凌雲,

唱功導師徐禮,鑼鼓導師庾松,服裝道具導師孔憲華等,接受全面訓練。

1959年全行大合併成立「廣東粵劇院」,分派到劇院二團,獲資深導師靚少英、金山炳訓練粵劇傳統排場,資深導師儂艷香訓練傳統古腔曲目,盧榕訓練排子曲目。

1961年團長靚少佳帶領二團及羅致廣州市四個演出團體,成立「廣州粵劇團」,並挑選精英演員組織「廣州青年粵劇團」,何老師被選拔為該團小武,同年拜在靚少佳門下。

1966年再拜京劇耆宿路凌雲門下為正式弟子,並隨師深造京劇身段、程式、把子及京劇劇目。

期間跟「生關公」新珠學紅生戲,曾隨師登台演出;其後何老師演的《水淹七軍》,全是新珠的套路。

此外他演出的多齣傳統武場戲,備受讚譽,這些劇目亦成為他的首本,名噪一時。包括:《馬福龍賣箭》、《三氣周瑜》、《羅成寫書》、《西河會》、《金蘭義》、《辭郎洲》、《羅通掃北》、《寶蓮燈》等;同時演出新編歷史劇《紅燈記》、《沙家浜》、《杜鵑山》等樣板戲。其後邊演邊教,也為劇團導演《趙子龍攔江截斗》、《劫後燕雙飛》、《封神榜》等劇目。

1986年為侍母盡孝,放棄個人事業,舉家移民澳洲歷二十年,2006年回流香港,重投粵劇行業,先後受聘於香港粵劇專業進修院社、八和粵劇學院、香港演藝學院,教授多齣古老排場折子戲,如《馬福龍賣箭》、《西河會》、《金蘭義》、《梨花罪子》、《泗水關》等,並導演《三帥困崤山》、《梅開二度》、《范蠡獻西施》等多齣長劇。

2015年卸任演藝學院中國戲曲課程導師之職,十年間退而不休,自組「孟春秋粵劇團」,設帳授徒,有教無類,親授五功四法,時而偕師母粉墨登場作示範演出。為延續演藝學生的深造課程,應洪海老師邀請在碧海粵劇團任教,繼續培訓專業演員;又與馬曼霞老師結緣,將粵劇傳統排場融入查篤撐小朋友的表演之中,向新生代推廣粵劇,不遺餘力。

老師言傳身教,對莘莘學子愛護有加,對青年演員尤其寄予厚望。他的首本戲,也通過學生長期的學習、排練和演出,逐一在舞台展示。。

何老師致力薪火傳承,桃李滿門,終其一生對粵劇舞台不離不棄。直至今年,他的課期和演期都排得滿滿,熟料遽然而去,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為粵劇界的楷模。

氍毹留痕七十載,片羽吉光耀梨園。何孟良老師音容宛在,精神常存!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2025 戲曲品味 operapreview.com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