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藝資訊 (63)
Admiror Gallery: 4.5.0
Server OS:Apache/2.2.22
Client OS:Unknown
PHP:5.6.40-1~dotdeb+7.1


獻上首部「經典再現」 創造影史地位《爵士歌手》不容錯過
2013高雄電影節「變奏國度」 10/18至11/3 歌舞登場 魅力全開

Admiror Gallery: 4.5.0
Server OS:Apache/2.2.22
Client OS:Unknown
PHP:5.6.40-1~dotdeb+7.1
作為「香港人的樂團」,樂團每年策劃製作大量含有本土元素的節目。我們與香港歷史博物館合作一套「香港情懷」系列的演出。此音樂會由香港中樂團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贊助,並由香港歷史博物館提供場地支援。與您遊走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故事」常設展廳內不同場景,首首充滿香港特色的「老歌」如《每當變幻時》、《妝台秋思》及《一水隔天涯》等,加上多位香港作曲家(郭迪揚、陳能濟、許翔威、黃學揚、鄧樂妍)的動聽旋律,與您走進視聽兼備的香江尋根之旅,重溫段段「香港故事」。
旅程將於晚上7:30正式啟航,導遊將引領大家穿越香港不同時代。
煩請各位觀眾於晚上7:15前抵達一樓大堂集合及索取節目流程。祝各位有一個愉快旅程!
日期:25/10/2013, 1/11/2013, 15/11/2013, 22/11/2013, 14/2/2014 (五 Fri)
時間:晚上7:30-8:30pm
地點:香港歷史博物館-九龍尖沙咀漆咸道南100號
票價:$50
藝術指導:周熙杰、盧偉良
「展區1」主題-自然生態環境
《幽壑蒼松》 許翔威 曲 塤、中音管、琵琶與敲擊四重奏
1/11, 22/11/2013
《史前香港》 黃學揚 曲 塤與大阮三重奏
《寒舍溫茶》 許翔威 曲 古琴、簫、巴烏、二胡、中胡與革胡六重奏
25/10, 15/11/2013; 14/2/2014
《每當變幻時》周藍萍曲,盧偉良整理 25/10/2013
《一水隔天涯》于粦曲,盧偉良整理 25/10, 1/11, 15/11/2013
《絲絲淚》王粵生曲,盧偉良整理 15/11/2013; 14/2/2014
《檳城艷》王粵生曲,盧偉良整理 1/11, 22/11/2013; 14/2/2014
《紫釵記 (選段) 》文采曲,盧偉良整理 1/11/2013
《約會(粉牆花) 》粵劇音樂,盧偉良整理 15/11, 22/11/2013; 14/2/2013
《旱天雷》廣東音樂 ,嚴老烈 曲,李家華編曲 22/11/2013
《妝台秋思》廣東音樂 、古曲,盧偉良整理 1/11/2013
《龍飛鳳舞》精神音樂 、古曲,盧偉良整理 25/10, 15/11, 22/11/2013; 14/2/2014
《掠影拾遺(漁村懷舊) 》 陳能濟曲 小合奏
《三年零八個月》 郭迪揚曲 四重奏
《囍洋洋》 鄧樂妍曲 九重奏
查詢 Enquiries :
3185 1600(節目查詢)
2734 9009(票務查詢)
2111 5999(信用卡電話購票)
網上購票: www.urbtix.hk
60歲或以上高齡人士、殘疾人士、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及全日制學生半價優惠。
購買門票,只可享用其中一種優惠計劃。
「戲曲中心」作為該區東面大門的戲曲中心,標誌着西九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讓香港進一步實現把西九發展成為世界級文化藝術樞紐的願景。
「戲曲中心」預計於2016年落成,樓高七層,座落於廣東道與柯士甸道西交界,位置優越。戲曲中心佔地面積約為13,800平方米,總樓面面積超過23,700平方米。它將提供一個1,100個座位的劇場、一個附設表演台的茶館、面積達2,000平方米的藝術教育設施,以及寬敞的公共休憩空間。戲曲中心也附設零售和餐飲設施,令觀眾獲得更豐富全面的體驗。



在台灣歌仔戲史上有著「北拱樂,南日光」美譽的高雄「日光歌劇團」,成立於1936年。早期台灣生活困難,有些家庭因生計困難,不得已送子女到戲班學戲,稱「綁戲囝仔」。日光少女歌劇團成立之初,成員為七歲至十六歲的女孩,日間學戲晚上演出。女孩辛苦學藝,彼此在學戲過程中良性競爭。
1951年改名「日光歌劇團」在歌仔戲表演之外,加入歌舞、曲藝、特技及魔術等表演節目,聘請專家編寫劇本,以良好的票房及口碑在全台各大戲院打響知名度。興盛時期成員達九十人,更獲頒省政府教育廳頒發「優良劇團」獎狀。
歌仔戲在電視媒體的衝擊下漸走下坡。日光歌劇團求新求變,九十年代以後,規模逐漸縮小,然而日光歌劇團的成員遍及台南、高雄各個歌仔戲團,開枝散葉,在全台各地烙印表演藝術光影,也為高雄留下珍貴的歷史見證。
堂哥近日因坐骨神經痛,昨由太太何嘉茵及好友陪同下到深圳針灸,其間突感心臟不適暈倒,隨即送返香港搶救,前往北區醫院期間在救護車上已經證實不治。
堂哥八歲便以神童之譽投身演藝界,曾參與不少電視劇、電影及粵劇演出。八十年代向林家聲拜師。九三年與梅雪詩組「慶鳳鳴劇團」,共演出劇目超過六十本。
堂哥原為天虹劇團十一月演出之《李治與武媚藝術》擔任總監及導演,如今卻永難如願。

以「死亡別狂傲」為主題創作,作品形式分3 組:iFILM, iTEXT 及iPIC,參賽
者於2013.8.15 -11.15 上載作品至桃花源facebook(www.facebook.com/ucantopera)
或先參加「戲台三稜鏡」啟發創意,觀賞總綵排(2013.9.25-26):錄影、拍照、撰文。
1. 35%:facebook 回應Like 的數量及參考回應
2. 65%:評判分數
香港本地大、中、小學就讀全日制課程的學生,均可參加。
獎項:
每組設獎項一名,可獲獎學金HK$5,000(公佈日期2014.1)
製作1'-10' 影片(參賽者自行上載至Youtube 然後連結至桃花源facebook)
評判會按切合主題內容、創意、畫面、剪接、聲效等準則評分。
評判:關本良先生(香港電影金像奬最佳攝影、紀錄片導演)
50-500 字為限,中文或英文均可。
評判會按切合主題內容、創意、文筆等準則評分。
評判:陶傑(跨界媒體人、作家)
視覺藝術形式,例如:相片、繪畫、漫畫、平面設計等,一張或四張連環圖均可。
評判會按切合主題內容、創意、構圖等準則評分。
評判:奚仲文先生(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美術指導、劇情片導演)


聲姐自組「劍新聲劇團」,熱心參與慈善及公益活動,多次為東華三院、保良局、萬佛寺、西方寺、兒童癌病基金、送炭到泰北、四川地震等籌款義演。
歷任八和會館第28至32屆主席 (1997-2007年),創八和會館連任五屆主席之先河;2006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榮譽勳章;2008年獲選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粵劇承傳人。2010年獲美國紐卡素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並當選為傑出華人。

七月一日香港特區政府公布本年度授勳名單,演藝界粵劇名伶陳淑良(白雪仙)獲頒授金紫荊星章,是回歸以來粵劇界人士獲得的最高殊榮。這是她繼一九九六年獲香港演藝學院頒授榮譽院士、二零零四年獲港大頒授名譽文學博士、零八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終身成就獎」之後,又一次更重要的榮譽。
不忘仙鳳鳴老拍檔
仙姐是今年三個最年長的獲授勳人士之一,政府讚揚她多年來為梨園貢獻良多,畢生致力粵劇發揚光大,成就卓著;並且悉心培育新秀,創新粵劇舞台技術及設計,打破傳統,融合古今,帶領粵劇藝術向新方向發展。
對於獲頒授金紫荊星章,仙姐謙虛地表示:有今日的成績,不是她個人功勞,是她的拍檔功勞,包括任劍輝、梁醒波、靚次伯。
一九五六年白雪仙與任劍輝、梁醒波、靚次伯組成仙鳳鳴劇團,演出多齣膾炙人口的佳作,劇團最大特色是吸收京崑表演藝術,幕後有教舞蹈的吳世勛,設計服裝、教京戲的孫養農夫人、張淑嫻女士,其他音樂、化妝、燈光各方面都有專人。她不但有唐滌生編寫全新劇目,並且敢於打破傳統,在服飾及舞台製作方面做了許多創新,開現代粵劇改革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