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

Cpanel

搜尋內容

週五, 02 五 2025 15:46

《乾坤嘯》——藝青雲、鄭淦文擦出寶劍的光輝

粵劇界近年出現不少青年編劇,行內行外大不乏人,新劇本還須多加琢磨,人才湧現畢竟是好現象。劇本質素提昇的重要條件,是編劇與演員之間的互動,鄭淦文與藝青雲的互動由偶然開始。


粵劇劇本有別於其他戲劇,內容涉及唱、做、唸、打各方面的表演技巧,故事如何演繹,須由演員掌握;編劇如沒有舞台經驗,單憑筆下功夫,難以完整表達心中理念,演員接一個這樣的新劇本,往往花很多時間和精力一改再改,直至唱得出演得順,劇本才能夠在舞台呈現。

鄭淦文是一位中學教師,喜愛文學,有志從事寫作,他對粵劇的鍾愛從小時候開始,那時在聲輝兒童劇團興趣班,學了一些基本功,也扮演過一些小角色,學戲的日子不長,他不貪慕台前演出的光芒和掌聲,反而對演員手上的一劇之本發生興趣,寫劇本才是他心中的夙願。

大學修讀中文系,中大圖書館珍藏不少名家劇作,把握這個好時機,大學幾年他讀了很多古老劇本,創作思路逐漸成形,開始動筆寫他的第一個粵劇,寫寫停停,修前補後,不覺寫了一年又一年,還未能定稿。一個機會來了,香港藝術發展局為鼓勵青年創作劇本的資助計劃,他成功申請,更令人雀躍的是,阮兆輝擔任他的指導老師,輝哥帶領他跨進劇本創作的門檻,順利完成了第一個作品《亂世漢胡情》。

為甚麼選這個題材?他說,香港是華洋雜處的地方,也曾經歷民族和文化的衝突,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付出,彼此包容和磨合,才成為今天中西薈萃的國際都市,香港人不能忘記這一段歷史過程,此劇的靈感,就是來自本人的生活體驗。

劇本寫完,必須在舞台呈現,機緣巧合與藝青雲粵劇團合作。從未演過新劇的藝青雲,成為他第一個演員,雙方都是第一次,對劇本非常重視,彼此用真心誠意演繹新劇。輝哥提供不少指導意見,青雲以多年的舞台經驗作大量調整,包括曲式的運用,措詞的深淺,劇情的銜接,以及每一場戲表達出來的意義,畢竟演員最熟悉他的舞台和觀眾;淦文則以虛心全盤接受,就這樣的互信和互動之下,愉快地完成他們的處女作。

其後幾年間,兩人合作無間,充滿民族情懷的《亂世漢胡情》上演又重演,其後的新作逐漸加入更多傳統粵劇元素,《戰海奇緣》有水戰排場;《藝海浮生》以折子戲串連的戲中戲加入水旗舞;《無敵雙劍風雲錄》展示粵劇的武打功夫。四本新劇各有不同類型的故事和舞台表演方式。對藝青雲來說,每次都是新挑戰,他特別感激前輩阮兆輝的指點;水戰、水旗等武功場面,萬分感謝蔡之崴老師親自度身訂造;還有史濟華老師,為新劇添加很多前衛性的身段表演和場口設計,豐富了舞台上的演出。

第五度合作的新劇《乾坤嘯》即將要上演,鄭淦文汲取以上的經驗,從藝青雲身上學了很多,學會從演員出發。新劇創作思維與前不同,他要寫眾人的戲,生旦擔演之外,不同行當角色皆在不同場次擔戲,讓個別演員的優點有所發揮。

《乾坤嘯》原是清初劇作家朱佐朝的名作,該劇流傳於多個劇種,可惜未廣及嶺南,鄭淦文依梨園抄本,以現代審美及價值觀重新修編為粵劇。相對於他的前作品新劇是以強陣容、大氣派演出的公案劇,一個涉及宮闈內外、兩代蒙寃的復仇鋤奸故事。青雲破格掛鬚,一人分演父子,一個愚忠,一個智勇,性格行宜迥異;阮德鏘也扮演兩角色,先演趨炎附勢的芝麻小官,後演剛正不阿的包大人,身份強烈對比。王超群、陳劍烽兩位好戲的前輩,帶領裴駿軒、一點鴻、文雪裘及一眾新秀演員,文戲武打各擅勝場。一把乾坤寶劍揮舞出層次分明的熱烈場面。

此劇正在加緊排練中,新劇演出的種種難題逐一解剖,青雲曾因角色身份低微、難以向包拯攔輿告狀而傷透腦筋,史老師巧妙地為這場戲舖排了告狀排場。劇本最棘手的地方,淦文說卡在介口的安排,寫曲易,介口難,無論多難總要衝破這關口。

《乾坤嘯》是鄭淦文和藝青雲合力創作的一齣新劇,保留傳統粵劇的表演程式,創意新而不花巧、不誇張,結合中、青兩代演員的實力,嘗試闖出一條新戲路。演出效果如何,有待觀眾評鑑。

撰文:小禮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圖:藝青雲演出鄭淦文新劇《亂世漢胡情》、《戰海奇緣》、《藝海浮生》、《無敵雙劍風雲錄》劇照。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2025 戲曲品味 operapreview.com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