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上述,粵韻心聲,是我《寫意集》的文章類別之一,不過這裡不是介紹和討論某一首粵曲,只是對粵曲與生活上來個文章寫意。所以這篇「演藝篇」,是借題發揮一族。
如今世疫瘋狂,所有唱聚應酬暫停,家中的地庫歌唱廳,可以說是塵封了,加上有「唱家班」因年紀或其他原因,對粵曲的淡出,唱聚之情已今非昔比。想起我家中也曾唱卡拉OK朋友滿聚,最熱鬧的是同日同時,客廳家庭廳和地庫,齊開三局,如今,此情只能成追憶了!
和內子偶然談及,引起粵韻入咪的心情,於是把地庫音響重開,來個「試咪」。《紫鳳樓》和《夢會驪宮》,重燃了我兩老的粵韻心聲。
粵曲是文藝一族,曲詞就如詩詞文章,不分新舊,甚至「越老越可愛」,君不見現今演唱會上,舊曲比新曲還多嗎?所以遏唱一時,只要聲韻仍未盡失,也不算是完全「脫節」,「紅葉詩媒」不會唱作「噚日輸埋」,對嗎?一笑!
粵韻育心聲,《琵琶記》「琴訴荷池」詩說「得高歌處且高歌」,想起退休知音朋友,錦繡香江詩侶一族的相聚和高歌(即以下詠句中的「賦」),不禁來個借題一用,集曲名作詠:
南山隱,錦江詩侶,枇杷花下結新知。
高山流水會知音,知音情永在,琴訴荷池。
小宴,琴緣敘。金枝玉葉,蘭閨話舊。
一曲登台賦,賦詠白頭吟,烹茶猜詩。
撰文:黃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