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劇《八大錘》宋柏瓏飾陸文龍、邢良玉飾大韃子
    京劇《八大錘》宋柏瓏飾陸文龍、邢良玉飾大韃子
  • 京劇《孝莊與多爾袞》魏海敏飾孝莊、唐文華飾多爾袞
    京劇《孝莊與多爾袞》魏海敏飾孝莊、唐文華飾多爾袞
  • 京劇《成败蕭何》安平飾韓信、陳少雲飾蕭何
    京劇《成败蕭何》安平飾韓信、陳少雲飾蕭何
  • 京劇《曹操與楊修》尚長榮飾曹操、言興朋飾楊修
    京劇《曹操與楊修》尚長榮飾曹操、言興朋飾楊修
  • 京劇《蝶海情》李宏圖飾真如
    京劇《蝶海情》李宏圖飾真如
  • 婺劇.亂彈《水擒龐德》武延興飾關羽、陳興順飾龐德、周宏偉飾關平
    婺劇.亂彈《水擒龐德》武延興飾關羽、陳興順飾龐德、周宏偉飾關平
  • 崑劇《夜夢冠帶》邢金沙飾崔氏
    崑劇《夜夢冠帶》邢金沙飾崔氏
  • 崑劇《牡丹亭》沈豐英飾杜麗娘、俞玖林飾柳夢梅
    崑劇《牡丹亭》沈豐英飾杜麗娘、俞玖林飾柳夢梅
  • 崑劇《玉簪記》翁佳慧飾潘必正、袁佳飾陳妙嫦
    崑劇《玉簪記》翁佳慧飾潘必正、袁佳飾陳妙嫦
  • 崑劇《長生殿》沈昳麗飾楊玉環
    崑劇《長生殿》沈昳麗飾楊玉環
  • 崑劇《長生殿之霓裳羽衣》沈昳麗飾楊貴妃
    崑劇《長生殿之霓裳羽衣》沈昳麗飾楊貴妃
  • 川劇《李亞仙》沈鐵梅飾李亞仙、孫勇波飾鄭元和
    川劇《李亞仙》沈鐵梅飾李亞仙、孫勇波飾鄭元和
  • 徽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楊霞雲飾穆桂英
    徽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楊霞雲飾穆桂英
  • 搖滾京劇《水滸108》吳興國飾宋江
    搖滾京劇《水滸108》吳興國飾宋江
  • 潮劇《鬧開封》
    潮劇《鬧開封》
  • 秦腔《紅梅記》李梅飾李慧娘
    秦腔《紅梅記》李梅飾李慧娘
  • 粵劇《劉金定斬四門》王超群
    粵劇《劉金定斬四門》王超群
  • 粵劇《夜送京娘》李龍飾趙匡胤、趙鳳儀飾趙京娘
    粵劇《夜送京娘》李龍飾趙匡胤、趙鳳儀飾趙京娘
  • 粵劇《夢斷香銷四十年》吳仟峰飾陸游、尹飛燕飾唐琬
    粵劇《夢斷香銷四十年》吳仟峰飾陸游、尹飛燕飾唐琬
  • 粵劇《拜將臺》洪海飾韓信、鄭詠梅飾瑤姬
    粵劇《拜將臺》洪海飾韓信、鄭詠梅飾瑤姬
  • 粵劇《春香傳》李沛妍飾春香
    粵劇《春香傳》李沛妍飾春香
  • 劇《暗箭記》藍天佑飾公孫子都、詹浩峰飾馬童
    劇《暗箭記》藍天佑飾公孫子都、詹浩峰飾馬童
  • 粵劇《李清照》吳仟峰飾趙明誠、鄧美玲飾李清照
    粵劇《李清照》吳仟峰飾趙明誠、鄧美玲飾李清照
  • 粵劇《桃花扇》文千歲飾侯方域、陳好逑飾李香君
    粵劇《桃花扇》文千歲飾侯方域、陳好逑飾李香君
  • 粵劇《活捉張三郎》陳銘英飾閻惜姣、吳立熙飾張三郎
    粵劇《活捉張三郎》陳銘英飾閻惜姣、吳立熙飾張三郎
  • 粵劇《漢王天嬌》陳鴻進飾太后
    粵劇《漢王天嬌》陳鴻進飾太后
  • 粵劇《牡丹亭驚夢》龍劍笙飾柳夢梅
    粵劇《牡丹亭驚夢》龍劍笙飾柳夢梅
  • 粵劇《狄青與雙陽公主》梁兆明飾狄青、御玲瓏飾雙陽
    粵劇《狄青與雙陽公主》梁兆明飾狄青、御玲瓏飾雙陽
  • 粵劇《獵虎記》陳嘉鳴飾顧大嫂、廖國森飾包節級
    粵劇《獵虎記》陳嘉鳴飾顧大嫂、廖國森飾包節級
  • 粵劇《白蛇傳》丁凡飾許仙、蔣文端飾白素貞
    粵劇《白蛇傳》丁凡飾許仙、蔣文端飾白素貞
  • 粵劇《百花亭贈劍》王志良飾江六雲、林穎施飾百花公主
    粵劇《百花亭贈劍》王志良飾江六雲、林穎施飾百花公主
  • 粵劇《相如追夢》蓋鳴暉飾司馬相如、吳美英飾卓文君
    粵劇《相如追夢》蓋鳴暉飾司馬相如、吳美英飾卓文君
  • 粵劇《穆桂英大破洪州》鄭詠梅
    粵劇《穆桂英大破洪州》鄭詠梅
  • 粵劇《納蘭三詠》龍貫天飾演納蘭性德、蔣文端飾衛琳瑯
    粵劇《納蘭三詠》龍貫天飾演納蘭性德、蔣文端飾衛琳瑯
  • 粵劇《花木蘭》衛駿輝飾花木蘭、梁兆明飾皇甫少華
    粵劇《花木蘭》衛駿輝飾花木蘭、梁兆明飾皇甫少華
  • 粵劇《西河會妻》洪海飾趙英强、鄭詠梅飾程美玉
    粵劇《西河會妻》洪海飾趙英强、鄭詠梅飾程美玉
  • 粵劇《金胎蝴蝶夢》李淑勤
    粵劇《金胎蝴蝶夢》李淑勤
  • 粵劇《關公月下釋貂蟬》李秋元飾關羽、吳非凡飾貂蟬
    粵劇《關公月下釋貂蟬》李秋元飾關羽、吳非凡飾貂蟬
  • 粵劇《雍正與年羹堯》龍貫天飾年羹堯、南鳳飾衛妃
    粵劇《雍正與年羹堯》龍貫天飾年羹堯、南鳳飾衛妃
  • 粵劇《霸王別姬》 李鳳飾虞姬
    粵劇《霸王別姬》 李鳳飾虞姬
  • 贛劇《寶娥冤》涂玲慧飾竇娥
    贛劇《寶娥冤》涂玲慧飾竇娥
  • 贛劇《荊釵記》楊凱珍飾錢玉蓮
    贛劇《荊釵記》楊凱珍飾錢玉蓮
  • 越劇《甄嬛》李旭丹
    越劇《甄嬛》李旭丹
  • 越劇《藏書之家》茅威濤
    越劇《藏書之家》茅威濤
  • 高腔本戲《目連救母》肖笑波飾目蓮僧
    高腔本戲《目連救母》肖笑波飾目蓮僧
  • 崑劇《春江花月夜》張軍飾張若虛、余彬飾辛夷
    崑劇《春江花月夜》張軍飾張若虛、余彬飾辛夷
        演  出  預  告
中華文化節
三國人物閃耀中華文化節
京劇、越調、秦腔
越劇、粵劇、崑劇
6月20日-8月17日
  演  出  預  告 
玉簪記
 
 
  
新編粵劇《玉簪記》
振昇華粵劇團
3月12日 7:30pm
高山劇場劇院
 
 
 
演  出  預  告
 
粉紅曲星
 
   
粉紅曲星慈善夜
聯藝曲藝團主辦
5月30日  7:00pm
沙田大會堂演奏廳
演  出  預  告
5.8cover
 
經典名劇耀風威
燕姿藝舍主辦
5月8日 7:150pm
高山劇場新翼演藝廳

演  出  預  告
 
鳳燭2025
    
《鳳燭燒殘淚未乾》
振華聲粵藝會主辦
4月7日   7:30pm
澳門永樂大戲院
 
 

Font Size

Cpanel
 戲曲品味網上雜誌
 

戲曲品味雜誌 欄目

最新內容

  • 三國人物閃耀「中華文化節」戲曲舞台
    三國人物閃耀「中華文化節」戲曲舞台
    作為戲曲「忠粉」,何不憑藉您的獨到品味牽線搭橋,以今屆中國戲曲節中膾炙人口的三國劇目,引領各方好友初探戲曲滋味,助力弘揚中國戲曲文化?難得一見的河南越調將首次亮相香港,由首位越調梅花獎得主演繹「活諸葛」,風采絕倫。而有「最古老搖滾樂」美譽的西安秦腔,更雲集六位梅花獎得主同台較勁,精彩程度絕對不容錯過!
     
    Written on 週五, 11 四月 2025 15:36 in 最新資訊 Read more...
  • 《三帥困崤山》
    《三帥困崤山》

    粵劇南派傳統劇目《三帥困崤山》,故事出自《左傳.秦晉殽之戰》,劇本早見於清末之《秦蹇叔素服哭師.白乙丙夜困崤山》,為公爺創、靚青的首本戲。何建青於1957年改編此戲,由靚少佳、盧啟光演出。內容包括「蹇叔哭師」,「弦高犒師」,「晉敗秦師於殽」,「文嬴請三帥」等篇章。今依據此劇本演出,具有承傳粵劇傳統的美意

    Written on 週四, 10 四月 2025 16:20 in 舞台傳真 Read more...
  • 第77屆香港學校音樂節粵曲項目決賽獲獎名單
    第77屆香港學校音樂節粵曲項目決賽獲獎名單

    香港學校音樂及朗誦協會3 22 日下午假香港浸會大學大學會堂,舉辦粵曲項目決賽暨優勝者表演。本屆粵曲比賽共40名參賽者獲獎。部份優勝者獲邀現場表演,曲目包括《開開心心遊花展 - 江邊草》、《美人如玉劍如虹 - 翠裙腰》以及《打金枝 - 東風第一支》。其中各個年級組別的子喉及平喉獨唱優勝者更現場競賽,爭奪八和大賞盃,最後由倫紫暄奪得。

    Written on 週五, 04 四月 2025 16:55 in 最新資訊 Read more...
  • 三年粵歷三百年 · 始
    三年粵歷三百年 · 始

    香港藝術節與阮兆輝擕手,開展為期三年的粵劇演出計畫。由阮兆輝與中生代演員藍天佑、黎耀威及梁煒康並肩策劃,2025年率先帶來三晚聚焦傳統排場及古腔的演出。

    Written on 週五, 04 四月 2025 16:03 in 舞台傳真 Read more...
  • 李居明宣佈「新光」落戶「黃埔」
    李居明宣佈「新光」落戶「黃埔」

    嘉禾黃埔戲院日前宣佈於本月10日結業,隨即「新光轉移陣地於黃埔」之說甚囂塵上。李居明今落實租用嘉禾黃埔戲院易名「新光黃埔」,改動成更合適的表演場地,作為電影娛樂文化新地標,延續新光品牌;並將成立電影及粵劇兩個基金,支持本土藝術文化。

    Written on 週五, 04 四月 2025 13:49 in 最新資訊 Read more...
  • 胡恩威推理劇場《13.67》2.0
    胡恩威推理劇場《13.67》2.0

    改編自香港推理小說作家陳浩基獲獎作品《1367》,全新藝術科技版本,今年5月香港四度重演。新晉粵劇花旦黃安晴首度參演復仇女歌手,加上黎達榮手繪動漫場景,進一步提升沉浸式體驗。

    Written on 週四, 27 三月 2025 14:29 in 戲劇 Read more...
  • 《戎馬金戈萬里情》
    《戎馬金戈萬里情》

    故事出自明代通俗小說《楊家將演義》,說的是楊家將第一代楊令公與令婆(楊繼業與佘賽花)少年時相識相愛,曾經挫折終結連理的事蹟。由粵劇新生代譚穎倫和芯融演出,適切地呈現本劇主角入物的青春氣息。

    Written on 週二, 25 三月 2025 16:26 in 舞台傳真 Read more...
  • 新編粵劇《玉簪記》
    新編粵劇《玉簪記》

    《玉簪記》原是崑曲經典,人物和故事都簡單,也沒有港式大團圓,改編成粵劇並不容易。編劇廖儒安掌握潘必正和陳妙嫦躍動的思維和心理狀態,以喜劇手法,呈現兩個勇於衝破禮教清規的年青人,對追求愛情自由的醒覺和果敢;編劇的生花之筆,還須配合演員靈巧、細膩、俏皮、開放的表演,這場戲演得成功,觀眾非常受落。

    Written on 週二, 25 三月 2025 18:49 in 舞台傳真 Read more...
  • 「流動的盛宴—中國飲食文化」今日開幕
    「流動的盛宴—中國飲食文化」今日開幕

    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與故宮博物院聯合主辦的全新特別展覽「流動的盛宴——中國飲食文化」今天揭幕。展覽以嶄新角度——「流動」串聯中國飲食文化,精選逾110件珍貴文物,深入探索食物器具、飲食習慣和傳統風俗的演變,呈現中國歷史上千姿百態的飲食文化和生活面貌。

    Written on 週三, 19 三月 2025 17:23 in 最新資訊 Read more...
  • 《小平你好》(告別新光紀念場)
    《小平你好》(告別新光紀念場)

    告別新光戲院,最後一台演出劇目是《小平你好》,演後有《關燈拉閘》儀式,主演龍貫天以八和會館主席身份作為嘉賓主持,見證香港最後一間為粵劇服務的戲院光榮結業。《小平你好》也成為新光戲院最後的回憶。

    Written on 週一, 10 三月 2025 13:09 in 舞台傳真 Read more...

搜尋內容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2025 戲曲品味 operapreview.com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