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

Cpanel

搜尋內容

舞台傳真

週二, 28 十一月 2017 18:38

粵劇《霸王別姬》

香港八和會館的「粵劇新秀演出系列」選演《霸王別姬》。藝術總監羅家英在節目演出後發言,指花面戲並不易做,演員要利用聲音及動作幫助演繹。他寄語各新秀演員,多鑽研感情表達。
週五, 17 十一月 2017 02:16

粵劇《梟雄虎將美人威》

劍心粵劇團兒童及青年學員一年一度的匯演,由梁森兒老師帶領,邀劍麟、吳立熙和陳永光共同演出,各學員展示學習成果。
週四, 12 十月 2017 16:41

新編粵劇《亂世漢胡情》

漢人入主中原締造了歷史的輝煌,而漢人與周邊民族的關係,時戰時和,勢力此消彼長,戰亂中最受罪的是人民,在邊界兩地漢人與異族如何相處?編劇家作品無數,都未觸及這個題材。本劇以胡漢民族矛盾寫情,選材角度新鮮。
湯顯祖於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棄官,回到家鄉江西臨川,建一座閒居號玉茗堂,他的傳世之作《紫釵記》、《還魂記》(又名《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寫的都是借夢境喻人生,世稱「玉茗堂四夢」又稱「臨川四夢」。
週六, 07 十月 2017 13:28

王安祈說的共融和圓通

編劇家王安祈加入國光劇團十五年,為國光劇團的台柱量身訂造,寫了不少好戲。王安祈寫戲,寫的是心中的想法。她的作品都以人物為主題,創作來自對這個人的興趣。
週五, 15 九月 2017 15:13

粵劇《寶蓮燈》

柳御風演出之《寶蓮燈》,一人演兩個角色三個行當,是她個人的突破性嘗試,演劉彥昌由年輕到年老,再演沉香劈山救母,非常吃重的戲份,均能應付加裕如,〈二堂放子〉一場尤見沉穩紮實,表現恰如其分,幾位拍檔花旦瓊花女、王希穎、陳玉卿配合得非常出色,功不可沒。劇本經林錦堂修訂,十分流暢,一氣呵成無冷場,眾演員各有發揮,可作為新秀踏台板之藍本。
週三, 13 九月 2017 15:15

新編粵劇《神狐綺夢》

《神狐綺夢》促成龍貫天與李淑勤的首度合作,除了人狐戀的故事引人入勝,舞台的科幻技術亦漸臻完善,被認為是李居明最成熟之作。劈狐一場,演到雷生蒙眼斬劈春雷琴,與白雪在烈火和利斧中垂死掙扎的影像結合,既製造舞台動畫效果,又能展示戲曲身段表演,是本劇創作焦點所在。
週四, 24 八月 2017 20:05

關公臨死之時心裡想著誰?

王安祈為國光劇團新廈開壇而寫的破台戲《關公在劇場》,九月十六至十七日載譽重演,今次由小劇場搬上文化中心大劇場,唐文華再度挑戰關老爺,以九十分鐘極速演繹關公一生功業,並經歷人、鬼、神三界成聖帝,而京劇傳統關戲的唱做套路無一或缺。
週一, 14 八月 2017 22:58

新編粵劇《奪王記》

黎耀威編此劇有新意,以帝皇之家的倫理觀念、人性角度處理奪嫡之爭,突破宮廷爭鬥戲的傳統手法,巧妙地表達人性的黑暗面,同時突破生旦談情的戲軌,反藉愛情為殺人手段,編劇大膽有創意。更教人欣賞的是幾位資深演員的表現,李龍演亦父亦君的皇帝尤其是傳神,兩子爭位一人登基如何抉擇?與阮兆輝君臣對戲可謂半斤八兩相得益彰。最後一場「解畫」其實可以不必,編劇再成熟些,其中寓意可在情節中、在演員的眉目傳神中有所交代。
香港八和會館以「經典粵劇慶回歸」為題,在戲曲節中傾全行精英,上演《觀音得道》及《香花山大賀壽》,廣東八和會館、廣東粤劇院及香港演藝學院亦參與其中,人才濟濟。是次演出以1966年演出的泥印本劇本及錄像資料作藍本,由羅家英負責劇本及曲本整理,重現盛況。
第 48 頁,共 63 頁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2025 戲曲品味 operapreview.com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