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

Cpanel

搜尋內容

Opera Preview

Opera Preview

週一, 14 九月 2015 13:21

粵劇《李清照》

《李清照》重演,除了在劇本上更多琢磨,鄧美玲並邀請胡芝風老師專程來香港,給她教戲、排戲,擔任導演,演前做足功課。有付出必有收成,展現在舞台上的,就是細緻的演繹,可觀的舞台調度,更重要是生旦動情的唱做和雙方的默契,整體來說,著實比初演成熟多了。

週一, 14 九月 2015 12:45

粵劇《碧波仙子》

多演文場戲的鄧美玲,在本劇中大展武功,鯉魚精不但有碧波戲水自得其樂的長綢舞,更有號召水族與天兵天將對峙的連場開打,武打功夫做到足,身手俐落。本劇還有多位青年演員助陣,北派的把子,南派的翻騰,脫手,踢槍,武藝子多的很,場面熱鬧可觀。加上面貌一樣的兩位小姐與兩位包大人同場爭鋒,又添加不少笑料。

 
為紀念一代紅伶林家聲,香港文化博物館今日起舉辦「聲藝永存.向林家聲致敬」圖片及文物陳列,透過劇本、戲橋、相片、戲服及道具,與觀眾一同回顧林博士精采的藝術人生,並向他致以崇高敬意。
週一, 07 九月 2015 16:56

舞蹈劇場《在那遙遠的地方》

香港舞蹈團聯袂無伴奏合唱團「一舖清唱」,搜羅中國各地最具特色的民族歌謠與舞蹈,糅合嶄新創意呈現出《在那遙遠的地方》。多首傳統民歌重新編曲,注入流行變奏,加上活潑生動的演繹,襯托活力四射、富時代感、輕快清新的民族舞步,帶你遠離都市繁囂,訪尋那個令人嚮往、淳樸而美好的遠方。
電影保存與修復工作讓不少因年代久遠而變得殘缺的珍貴電影得以重映或用作研究,對文化承傳有重要意義。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電影資料館於八月至十一月,舉辦「電影修復之路」展覽,展示資料館的電影修復工作和現今修復技術的發展。
戲曲作為娛樂大眾和大眾娛樂的方式,它的輝煌、顛峰期已經過去。這也是它存在的最主要功能之一。然而,它的顛峰期雖然已經過去,輝煌日子不再復現,但是它又不能馬上一下子在大眾眼前消失,還在相當一個時期中長久地流傳下去,社會還需要它,人們還歡迎它。這又是它作為一種文化藝術表現形式,存在著許多優秀的舞台美學價值所決定的。
 
粵曲《劍氣簫心》,是表述仕途失意的龔自珍,與杭州名妓靈簫的戀情,但因緬懷國事,雖然西泠橋畔共聯詩,半載相思來個說別離,雙宿雙棲終成虛話。難怪有說他生性不羈,或因潦倒,無膽入情關了。此曲便是描寫他與靈簫岸邊道別的一幕。而「簫心」一語,是否暗示靈簫?讀者或許從他的詩句「簫聲容與渡江去」來自我解讀好了。為甚麼我要說他的「最」?那就請看下文分解。
週四, 27 八月 2015 11:42

楊立門與張德蘭擕手登場

殿堂歌手與AO歌王,加上八十五位演奏家組成的伴奏樂隊,演繹七十年代的《世間始終你好》、《幾許風雨》、《網中人》,那將是怎樣的場面?

週日, 24 五 2015 16:17

大型舞劇《花木蘭》

木蘭代父從軍的堅毅不屈經典故事,自古至今感動了無數人的心靈,千古傳頌。香港舞蹈團大型舞劇《花木蘭》,特別加入多媒體錄像及獨特佈景設計,融合古典舞、武術、現代舞美元素等豐富藝術形式,將花木蘭的忠、孝、勇、智立體地呈現於舞台上,承傳中國傳統文化價值,鼓舞人心。
 
週二, 28 七月 2015 15:28

第七屆校園藝術大使嘉許禮

第七屆校園藝術大使嘉許禮於7月11日假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行,一千二百多位來自不同中學、小學及特殊學校的學生,宣誓承諾繼續在校園推廣藝術。
第 151 頁,共 168 頁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2025 戲曲品味 operapreview.com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