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

Cpanel

搜尋內容

Opera Preview

Opera Preview

週二, 29 四月 2025 15:25

《小玉恨.轉》中短篇粵劇

謝曉瑩還原《霍小玉傳》原著的結局,李益負心,小玉含恨而終。她嘗試以現代人的新思維解讀霍小玉的執念,緣何放不下人間的恨怨;最終由鬼差渡引得以釋懷,往生轉世。新創作扭轉粵劇舞台才子佳人的風尚,以現實的愛情觀,期與時代青年產生共鳴。    

週六, 26 四月 2025 12:24

粵樂名家麥惠文福有攸歸

香港八和會館名譽副會長麥惠文,329日在家安睡中辭世,積閏享壽九十有三。家人於今日(426日)假世界殯儀館設靈,以佛教頌經儀式供親友弔唁。翌日以排子音樂祭禮舉行大殮及公祭,靈柩其後奉移進行火化禮。

週五, 25 四月 2025 12:05

能劇+狂言——會移動的雕塑

日本「能劇」是現存世上最古老的戲劇文化之一,已超過六百年歷史,聯合國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狂言」及「式三番」(又稱為「翁」)並稱為「能樂」。由於本土受四季變化和自然災害影響,日本人對生與死有特別深刻的感悟,以幽玄唯美見稱的能劇也充分體現武士道精神,從而衍生出許多生死題材的劇目。

週三, 23 四月 2025 20:33

《鳳燭燒殘淚未乾》

新馬師曾名劇《鳳燭燒殘淚未乾》由盧山編劇,1953年香港大好彩劇團演出,新馬師曾、芳艶芬、梁醒波、陳錦棠等主演,是傳統粵劇的經典。朱振華老師重排此戲,除邀請深圳市粵劇團花旦卜美玲擔正印,餘皆起用澳門本地演員,是為該劇團獨特的本土風格;劇中更以新馬腔演繹新馬師曾獨唱的主題曲,以保留傳統粵劇的原汁原味。

 初會粵曲撰曲人陳嘉慧女士,是在2003年仲夏,在加拿大溫哥華一幢獨立式洋房中,那一年,她剛獲得「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藝術新進獎」。在她的家後花園,踏出一步就是菲沙河(Fraser River)邊,閒坐園中,可以聽到河浪拍岸濤聲,夕陽西下時,將河水照耀得金光閃閃,看著它流淌著奔向太平洋!傍晚月亮從東方冉冉上升!

週二, 22 四月 2025 18:53

舞蹈X話劇《舞說木蘭》

香港舞蹈團與中英劇團攜手創作,結合舞蹈、戲劇及互動元素的舞蹈X話劇《舞說木蘭》,引領觀眾走進南北朝樂府詩作《木蘭辭》的文學天地,一同見證花木蘭從閨閣少女到披甲上陣、代父從軍的非凡轉變,與這位舉世歌頌的巾幗英雌以舞相會。

週二, 22 四月 2025 17:56

《揚州慢》

《楊州慢》重演,原劇本新演繹,演員表現更勝一籌。龍貫天和鄧美玲演出了「青樓夢好,難賦深情」的無奈和滄桑。姜夔的一曲《揚州慢》,藉戲曲舞台道盡家國之悲與愛情之念。正是:「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作為戲曲「忠粉」,何不憑藉您的獨到品味牽線搭橋,以今屆中國戲曲節中膾炙人口的三國劇目,引領各方好友初探戲曲滋味,助力弘揚中國戲曲文化?難得一見的河南越調將首次亮相香港,由首位越調梅花獎得主演繹「活諸葛」,風采絕倫。而有「最古老搖滾樂」美譽的西安秦腔,更雲集六位梅花獎得主同台較勁,精彩程度絕對不容錯過!

 
週四, 10 四月 2025 16:20

《三帥困崤山》

粵劇南派傳統劇目《三帥困崤山》,故事出自《左傳.秦晉殽之戰》,劇本早見於清末之《秦蹇叔素服哭師.白乙丙夜困崤山》,為公爺創、靚青的首本戲。何建青於1957年改編此戲,由靚少佳、盧啟光演出。內容包括「蹇叔哭師」,「弦高犒師」,「晉敗秦師於殽」,「文嬴請三帥」等篇章。今依據此劇本演出,具有承傳粵劇傳統的美意

香港學校音樂及朗誦協會3 22 日下午假香港浸會大學大學會堂,舉辦粵曲項目決賽暨優勝者表演。本屆粵曲比賽共40名參賽者獲獎。部份優勝者獲邀現場表演,曲目包括《開開心心遊花展 - 江邊草》、《美人如玉劍如虹 - 翠裙腰》以及《打金枝 - 東風第一支》。其中各個年級組別的子喉及平喉獨唱優勝者更現場競賽,爭奪八和大賞盃,最後由倫紫暄奪得。

第 1 頁,共 168 頁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2025 戲曲品味 operapreview.com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