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

Cpanel

搜尋內容

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藝發局)舉辦的「香港藝術發展獎」是本地文化藝術界的年度盛事,每年都會頒發多個不同獎項,表揚在香港文化藝術界有卓越表現的藝術工作者,以及積極支持藝術活動的人士及團體/機構,肯定他們的努力和成就。

有「中國《茶花女》」之稱的高腔大戲《李亞仙》將於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上演。「川劇皇后」沈鐵梅憑此劇第三度獲得中國戲劇梅花獎。是次來港,她與另一梅花獎得主孫勇波同台演出,雙梅合璧。

週二, 03 九月 2019 19:07

一代名伶冼劍麗辭世

名伶冼劍麗本名冼菁華,經於八月六日下午在廣華醫院因肺炎與世長辭,享年八十九歲。九月六日上午十一時半至下午二時,假紅磡萬國殯儀館三樓慈恩堂舉行基督教安息禮拜,送別一代名伶。遺體隨即送往歌連臣角火化。

著名撰曲家蔡衍棻829日凌晨3時於廣州逝世,享年83歲。蔡老師筆耕一生,撰寫粵曲粵劇作品逾千計,退休多年仍創作不絕。他參與改編的粵劇《七十二家房客》,剛於827日在佛山瓊花大劇院首演,可惜他本人卻來不及觀看。

在香港藝壇,嚴觀發兼有不同身份,一方面在粵曲曲壇以填詞、撰曲聞名,在中樂樂壇又是知名演奏家,擅長各種胡琴和其他樂器,且有豐富的指揮經驗。當嚴觀發與宏光國樂團有意再度合作時,雙方一踫面,卻發現對音樂會有不同取向。嚴觀發有意重執指揮捧,搞一場中樂演奏會;宏光國樂團則希望發揮嚴觀發在粵曲方面所長,演出他撰寫、編曲的粵曲作品。

週五, 23 八月 2019 13:58

驚夢:凡爾賽宮的舊事

《驚夢》是博物館裡館藏的一些翻天覆地精神錯亂的歷史檔案。跨文化實驗劇場先鋒榮念曾假借博物館的場景去幻想十七世紀凡爾賽宮庭裡歐洲中國熱的碎片。這些碎片將就坐在大劇院舞台上的觀眾,帶進《驚夢》的情色劇場,經驗一場法國宮廷式的中國夢,參與一次東西文化的對照與跨越。

《銀光傳承-粵劇申遺十週年》94日開幕,任白經典《蝶影紅梨記》復修版是日假香港文化中心首映,其餘二十一齣館藏電影於九月至十月期間,先後在香港電影資料館電影院放映,由於反應熱烈,多場票房己爆滿,特加映五場以饗戲迷。

2019粵劇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十周年, 香港電台第五台聯同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8月13日假茶館劇場舉行「粵港澳大灣區粵劇藝術發展論壇」,邀請三地名伶及學者,就粵劇的傳承與未來分享見解、交流及探討。

週五, 16 八月 2019 17:48

蕭漢森小學自搭茶館舞台演出

保良局蕭漢森小學校長張炳堅把學校禮堂佈置成為「蕭小茶館」,把粵劇匯演搬上茶館舞台,演出同時為來賓奉上學校老師烹製的糕點,可謂別出心裁。是次演出由舊生合唱《帝女花之香夭》,本屆學生演唱獲獎曲目《倩女回生》和折子戲《李後主之去國歸降》。

 

週五, 16 八月 2019 15:28

新編粵劇《媚香留情》

孔尚任原著《桃花扇》,梁天雁曾編成《碧血桃花扇底詩》(2007),由新劍郎飾演侯朝宗。今次他自編自演《媚香留情》,劇情偏重愛情描寫,藉侯朝宗與李香君的愛情故事反映南明一代興亡之歷史。在本劇田哥和鳳姐大展唱功。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2025 戲曲品味 operapreview.com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