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折戲講的是赤壁戰後,劉備在荊州屯軍,東吳屢次欲索回,都被諸葛亮雄辯拒絕。周瑜乃定計,在黃鶴樓設宴,以便留質劉備,換取荊州。劉備赴宴,趙雲護衛過江,黃鶴樓上,兩雄相遇,劍拔弩張。周瑜在宴飲中向劉備索討荊州,趙雲怒目遏阻,周瑜憤而下樓,命令部下,無令箭不許放走劉備君臣。周瑜睿智,敵不過孔明妙計,一支軍令藏錦囊,趙雲不戰而突圍,與劉備施施然遁走,周瑜追趕已來不及了。
粵劇《黃鶴樓》大致沿用這段故事,劇情細節另作編訂。本港青年編劇文華約於十年前新編長劇《黃鶴樓》,劇情敍述劉備趁赤壁之戰大勝曹軍,向東吳借荊州八年,其後無歸還之意。周瑜為索回荊州,設甘露寺招婿之計,誘劉備渡江娶親,結果是「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貽笑大方。周瑜心中不忿,為計賺荊州失地,於是設宴黃鶴樓,藉機鎖困劉備以換取荊州,豈料諸葛亮早料此一著,趙雲護主同行,身藏錦囊,內有瑜亮合兵破曹時所用之周瑜令箭,因而全身而退。周瑜追趕未及,兩人已登上孔明接應小舟安全渡江而去。
《三國演義》中有三氣周瑜,三氣指:「曹仁大戰東吳兵,孔明一氣周公瑾。」「玄德智激孫夫人,孔明二氣周公瑾。」「曹操大宴銅雀台,孔明三氣周公瑾。」粵劇中瑜亮鬥法的戲碼不勝枚舉,若從文華寫《黃鶴樓》的思路來理解,當年何建青編的《黃鶴樓》可說是「二氣周瑜」的續筆,稱之為粵劇的《二氣周瑜》也未嘗不可。
此折戲《黃鶴樓》(何建青版本,又稱《二氣周瑜》),由阮兆輝飾演周瑜,李龍飾演趙雲,廖國森飾演劉備,三個角色都是適當人選,功力深厚不相伯仲,頗有針鋒相對的張力和談笑用兵的氣度。可見戲名來歷並不相關,只要表演到家,劇情可取,觀眾看得愜意,就是一齣好戲。
撰文:小禮
攝圖:YP T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