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幸,在粵語為主的香港,這兩大劇種不乏知音人,只是在普及上尚待加強。喜歡這兩項戲曲乃至中國傳統戲曲的朋友最近有機會欣賞和領會這兩門藝術及其體現的中華美學精神。香港電台電視部第31頻道將於今晚七時半(8日)開始,一連四個周日同樣時段,播放文化節目《漫步京崑》,由本港著名京崑表演藝術家鄧宛霞親自製作及講解。
在每集約半小時、共四集的系列節目中,擁有戲劇研究博士學位的鄧宛霞將結合個人從小跟戲曲名家學藝,以及多年來遊走於東西方文化藝術界學習、觀摩和交流的第一手經驗,與觀眾分享這項歷史悠久的傳統戲曲韻味及其所體現的中華文化特色,可以說是一門藝術入門課乃至導賞課。
眾所周知,「唱、唸、做、打」是中國戲曲表演的四種藝術手段,也是戲曲演員的四種基本功夫。具豐富舞台表演經驗的鄧宛霞並結合中外劇壇有關視頻來講解中華傳統美學精神,不但有助觀眾理解相關戲曲知識,也是一次欣賞這位香港首位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詮釋的好機會。
現任香港文聯常務副會長的鄧宛霞是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兼香港會員分會主席,出生於香港的她受家庭薰陶,童年時期已廣泛涉獵東、西方文化。六歲入讀「春秋戲劇學校」,隨粉菊花、鄒來儀、祁彩芬等習京劇;後留學法國、瑞士,畢業於日內瓦音樂學院鋼琴演奏系。返港後再度投身於京崑藝術,並北上拜於京崑藝術大師俞振飛門下,另隨名武旦張美娟習武。其非同一般的藝術經歷,使鄧宛霞成為一位中外文化兼修的戲曲工作者。
娓娓道來,深入淺出,再輔以作為演員的身段、唸白、唱腔等,向香港及海外觀眾介紹這兩門歷史悠久的中華化傳統藝術,形神俱妙,既像一個藝術大講台,又何嘗不是一次簡約版表演。
值得一提的是,每集於周日晚首播後,在同一頻道翌日中午十二時半會重播,讓錯過首播的朋友或想重溫的朋友有機會仔細品味。下面是四集節目內容簡介:
第一集 《藝術人生》、《虛與實》
香港土生土長的鄧宛霞將與觀眾分享自己與京崑藝術之間非一般的情緣,並從古典美學角度,講解為何中國戲曲乃至中國傳統藝術,走上一條虛擬的道路,以及如何體現中華文化中的寫意風格。
第二集 《無節不作》、《樂‧言‧韻》
中國戲曲離不開鑼鼓聲烘染。但為甚麼戲曲藝術離不開打擊樂?節奏對舞台上的行為有多重要?演員和樂隊如何配合?行為「節奏化」的淵源又有多久遠?本集會解答。節目並走訪幾位不同範疇的藝術家,包括鋼琴家王致仁 、劇作家何冀平和舞蹈家盛培琪 。
第三集 《同樂》、《以心傳心》
遊走於東西方藝術殿堂多年的鄧宛霞也是中華文化的傳播者,並將傳統戲曲的「唱、唸、做、打」帶進香港校園,乃至外國舞台。京崑藝術如何衝破地域、語言、年齡的界限而打動人心?鄧宛霞將透過時尚短片,輔以內地戲校的上課片段,分享「以心傳心」的教學之道。
第四集 《形與神》、《向京崑藝術家致敬──李玉聲》
中華傳統藝術講究「形神兼備」,但舞台上的「形」與「神」如何互動並體現出來?在本集,鄧宛霞遠赴杭州拜訪公認為舞台上「形神兼備」的京劇武生、紅生大家李玉聲,在分享前輩表演心得和欣賞其矯健身手的同時,從歷史出發去探討這個有趣的課題。
撰文:雷詩琳
原載:「香港文聯」網頁10月8日「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