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

Cpanel

搜尋內容

最新資訊

仁濟醫院趙曾學韞小學與本地劇團「戲曲伊甸園」合辦「粵劇同樂日」,並邀請仁濟醫院九龍崇德社幼稚園、仁濟醫院蔡百泰幼稚園及新界婦孺福利會長發幼兒學校的小朋友到校參加粵劇攤位遊戲,感受多姿多彩的粵劇文化。
桃花源粵劇工作舍策劃一系列九個項目,紀念經典《帝女花》65周年,因疫情影響幾度受阻延;今年終於可以成功推出十五場連演,特於3月1日舉行記者會鄭重宣佈好消息,監製陳善之、葉家寶,導演及劇本修訂吳國亮,一眾演員及文化界好友齊出席,氣氛熱烈。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首個以本館館藏為主的特別展覽,將於2023年2月22日至9月25日期間舉行,展出200多件(套)精美的古代中國金器,集中展示黃金製品在中國過去三千多年歷史中的藝術和技術成就,探討金器在古代政治活動、文化生活以及跨區域互動交流等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水波浪影片節》國際徵集暨比賽是桃花源粵劇工作舍紀念《帝女花》65周年活動之一,以「帝女花65幻想」為主題,創作3–5分鐘COV短片,力圖開創「COV粵劇影片Canto-opera Video」新藝術形式。歡迎國際城市的中外人士參賽。
「粵劇發展基金」繼上月宣佈增設獎學金及個人進修兩項資助,再推出一項「創新粵劇演出計畫—中短篇劇」,為使粵劇在現代社會得以普及發展,鼓勵青年編劇家編寫或改編70-100分鐘的中短篇粵劇,以小劇場規模演出,新作品或可成為新晉演員的開山首本戲。
毛俊輝.粵劇情 第51屆香港藝術節再度邀請毛俊輝傾力打造三台經典折子戲碼,由毛俊輝親自操刀改編劇本,在故事構作、戲曲表演及演唱方面推陳出新,舞台設計及服裝設計上更顯匠心獨運,並特邀李章明重新編寫音樂,在三齣折子戲中採取三種截然不同的導演手法。
粵劇發展基金為加強支持粵劇培訓,增設兩項資助計劃:獎學金資助計劃及個人進修津貼計劃,資助具潛質的本地職業粵劇演員,於本地、內地或海外修讀正規專業培訓課程;並鼓勵本地粵劇從業員持續進修。
春天實驗劇團藝術總監高志森、千珊粵劇工作坊創辦人蔡蔚珊(千珊)同獲2022「第六屆香港文化創意產業大獎」,頒獎典禮於本月14日假希爾頓花園酒店宴會廳舉行。
澳門文化局轄下澳門藝術博物館與故宮博物院主辦「賀歲迎祥——紫禁城裡的春節文化展」,日前(12月16日)隆重揭幕,透過近120件套文物及多媒體展品,融合知識與趣味於一爐,別開生面地展現清代宮廷在祈福、親情、政事、娛樂等方面的過年習俗風尚。為市民及旅客帶來一場充滿喜慶和年味的藝術大展。
週一, 12 十二月 2022 16:04

教大成立「大灣區粵劇發展聯盟」

香港教育大學12月10日假西九戲曲中心茶館劇場舉辦「大灣區粵劇傳承發展研討會2022」,並宣布成立「大灣區粵劇發展聯盟」,連結區內14個學術機構及粵劇團體,以促進各地在粵劇發展上的學術、藝術及文化交流。教大粵劇傳承研究中心將擔任聯盟秘書處,積極加強區內緊密合作,並與世界各地聯繫,為推動粵劇文化承傳出一分力。
第 4 頁,共 35 頁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2022 戲曲品味 operapreview.com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