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

Cpanel

搜尋內容

品味專欄

到了晚年,一向生性樂觀、待人熱情、平易近人的琴姐,成為了演藝界的一顆開心果,深受後輩的愛戴,收了不少契仔契女。原來當年紅極一時的翁美玲、關菊英、呂良偉、萬梓良、戚美珍等都是琴姐的「仔仔女女」,琴姐更收了李影及陳美琪為徒,可謂「兒孫滿堂」。

初次認識陳玉卿,是在青草地粵劇工作室的時裝粵劇《重拾太平山下》。那時筆者還未太認識圈內人,不禁猜想這位飾演富家大小姐游詠慈的演員,究竟是粵劇還是話劇演員呢?如是前者,她卻能把握戲劇的形體與力量,如是後者的話,為什麼她又能把曲唱得有板有眼?

踏入1970年代,隨著粵語片的沒落,琴姐也和許多其他的粵語片演員一樣加入了電視台。當年的電視可謂「潮物」,人們每每以「電視送飯」,琴姐隨着這波洪流,也就由舞台、銀幕進入到香港人的家中。

何家耀先生:由我朱少璋執筆撰寫的《陳錦棠演藝平生》(即您在文中提及的「陳錦棠的傳記書」)並沒有提及過靚、梁、盧、陳是「廣州四大小武」。
週二, 30 十一月 2021 17:22

偽命題— 廣州四大小武

有人問何孟良老師: 廣州的四大小武是什麼回事?何老師回答:廣州根本沒有四大小武這回事!最近看了一本陳錦棠的傳記書,裏面提到廣州的四大小武,點明是靚少佳、梁蔭棠、盧啟光、陳少棠。我是頭一次在文字上看這個命題的出現。

「是關德興帶我進電影界的!」琴姐在倪匡、黄霑、蔡瀾主持的節目中滿帶感激的憶述。她還記起當年在新加坡演戲的時候,正正是關德興給予機會,引薦她擔當正印。

週三, 03 十一月 2021 21:38

頗有娛樂性的《香花山大賀壽》

Written by

粵劇裏關於賀壽的戲共有四齣,即《天官賀壽》、《碧天賀壽》(《八仙賀壽》)、《送子賀壽》和《香花山大賀壽》。《香花山大賀壽》是一齣饒有風味的傳統戲劇,與前三齣賀壽及《六國封相》、《玉皇登殿》等同屬例戲,在每次戲班演出時,先行演出,取其吉慶之意。

劉惠鳴在過去一年默默耕耘,完成了心中願望,一齣集粵劇唱腔、話劇場景、舞台科技、詩歌與古琴音樂於一身的新編粵劇《子期與伯牙》日前上演了。最為特出的,是在傳統舞台中加入3D投影技術,突破粵劇傳統佈景模式。

在五、六十年代粵語古裝片的大銀幕中,她是一個斤斤計較、自私自利的奸妃、西宮。由於演得過於入型入格,有段時期,更成為了「人人得而誅之」的對象。

琴姐李香琴出身富裕之家,自幼不愁物質生活。她的父親為了支持她做戲,不僅 負責她的學戲費用,而且在她第一次落班時,更大灑金錢,為她訂造簇新的戲服。但是,琴姐雖出身富裕,卻養成了自奉甚儉的習慣。

第 2 頁,共 16 頁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2022 戲曲品味 operapreview.com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