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齣北崑折子戲不朽經典及凄美絕倫《長生殿》 七月璀璨登場首屆中華文化節
崑曲從南方走到北方,老藝人們除了掌握南方崑曲優美細膩外,同時也不斷將北方的大氣磅礡揉合進表演之中,成為宮廷王府的寵兒,亦形成了北方崑曲既豪邁又細膩的獨特風格。納入成為首屆中華文化節的重要一環,今年中國戲曲節邀請了長江以北唯一的專業崑曲藝術表演團體—— 北方崑曲劇院來港助陣。此次演出除了崑弋經典《長生殿》外,更特別為香港戲迷設計了兩場傳統北崑折子戲專場,嚴選行當齊全的優秀戲碼,當中不乏珍貴且難得一見的傳世經典,是不容錯過認識北方崑曲的機會!
九轉貨郎兒一曲押一韻 罕有展現正旦唱功
匯聚唱做難度極高的十齣不朽經典,北方崑曲劇院旨在展現傳統崑曲之美,兩場傳統折子戲專場帶來多齣元代雜劇遺存,其中《女彈》的「九轉貨郎兒」套曲讓觀眾一睹正旦巔峰唱功,九個重覆曲牌,每曲押一韻,由國寶級顧衛英擔演的張三姑,用九轉樂曲生動演繹長安李秀才被小婦張玉娥勾結奸夫謀財害命的故事。一曲接一曲,唱來爽朗明快,極具挑戰性的演唱讓人拍案叫絕!
除了精湛的正旦戲,還有令人期待的淨行唱功戲。《北餞》幾已失傳,這次院團精心循舊本重排,讓經典重現舞台。《刀會》則是紅淨唱功戲的絕佳代表,一句「大江東去」唱盡關羽的英雄氣概,由實力派演員楊帆擔綱演出,完全忠於關漢卿的原作,全劇曲詞雄壯豪邁,氣勢恢宏,意境深遠,足以動人心魄。這些劇目在崑劇舞臺上被譽為「元曲崑唱」的代表作之一,無論在文辭還是音樂上,都完美體現了元代雜劇的極致魅力。
出色武戲兼具唱做 享負盛名
除了特色行當外,精彩紛呈的折子戲專場亦將呈現難得一見的出色武戲。《出塞》在北崑中保留傳統中唱作兼備的特色。王昭君由張媛媛以閨門旦應工,全套唱出「昭君出雁門,即是他邦人」的恨怨;丑扮的王龍穿插兩段,唸、做俱重;最後武淨扮演馬童,撲跌功架頻繁,難怪此難度極高的劇目有「唱死昭君、做死王龍、翻死馬童」之說。
《問探》則為武丑戲,屬「五毒戲」中的「蝎子戲」;《出獵》由娃娃生擔綱演出,唱演別具特色。《鍾馗嫁妹》中各小鬼武戲出色,表演身段繁重,感情豐厚。《夜奔》一劇更是享負盛名,在唱、做、唸、打全方位考驗演員才華。由劉恒擔演的林冲以武生應工,除了展示精湛的武功身段,還要兼顧唱功,以表達人物內心的情感刻劃,全場一人演到底,對演員要求極其嚴格,堪稱北崑的看家武戲!
從傳奇到傳情 夢幻組合呈獻千載絕唱
在兩場傳統折子戲專場之外,戲曲節特別呈獻經典大戲《長生殿》。帝王家的愛情故事歷來為世人津津樂道,而唐玄宗與楊玉環的愛情悲劇更是個中經典。此次北崑演出版本精選了整本「傳奇」中最精彩且戲劇性的部分,包括〈定情〉、〈絮閣〉、〈驚變〉、〈埋玉〉、〈雨夢〉等經典折子戲。由魏春榮和王振義分別擔演楊貴妃和唐明皇,魏春榮被譽為「活貴妃」,她的一顰一笑皆醉人,一步一姿盡顯風華;王振義則被稱為「儒雅明皇」,溫文爾雅,既有皇家風采又富詩書之氣。王振義現已不輕易出演,此次經典組合再現舞台,實屬難得,二人相識多年,默契十足,一唱一和,一張一馳,盡顯帝妃神采風範,被譽為當今最得帝妃神韻的組合。由這對夢幻拍檔帶領觀眾穿越千載,藉這清代傳奇的「雙璧」之一的巔峰之作,重覓古人留給後人無限藝術想像與愉悅的崑曲空間。
演出日期及時間:
七月十九及二十日(星期五及六)晚上七時三十分
七月二十一日(星期日)下午二時三十分
演出地點:葵青劇院演藝廳
票價:二百元、三百元、四百元及五百元正
門票現於城市售票網www.urbtix.hk發售。查詢節目詳情及購票優惠,請致電2268 7325,或瀏覽www.cof.gov.hk/
本節目設有藝人談及講座,以普通話主講:
「北方崑曲劇院的傳承與表演風格」
藝人談日期及時間:七月十八日(星期四)晚上七時三十分
藝人談地點: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樓四樓二號會議室
講者:楊鳳一、王振義、魏春榮、楊帆等
「一曲霓裳傳千秋 — 談《長生殿.彈詞》和《牧羊記.望鄉》的表演」
講座日期及時間:七月二十二日(星期一)下午五時
藝人談地點:饒宗頤文化館I座演藝廳
講者:袁國良和翁佳慧(北方崑曲劇院樂隊將擔任現場樂隊)
免費入場,需預先網上登記留座(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Programme/tc/chinese_opera/programs_1716.html#tab_13_0),座位有限,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成為戲曲達人,緊貼中國戲曲節Facebook, IG,隨時瀏覽獨家演前演後花絮及最新節目資訊!
*「中華文化節」由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呈獻、康文署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策劃,旨在加強市民對中華文化的認識,以及培養國民身分認同和文化自信。首屆「中華文化節」將於六月至九月期間舉行,透過一系列不同形式的表演藝術項目和延伸活動,包括「中國戲曲節」精選劇目、獲國家藝術基金肯定的本地優秀作品、文藝組織演出、電影放映、展覽和講座等,讓廣大市民和旅客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藉以弘揚中華文化,推廣愛國主義教育,提升市民國民身份認同,為「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作出貢獻。詳情可瀏覽「中華文化節」http:// www.ccf.gov.hk/。
康文署一直積極推廣中國歷史和文化,透過舉辦多元化的節目和活動,讓市民認識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想獲得更多資訊,http:// www.lcsd.gov.hk/tc/ccpo/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