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

Cpanel

搜尋內容

粵劇簡介

粵劇是廣東境內最受歡迎、規模較大的劇種,故又名廣府大戲,流行於廣東、廣西、台灣和港澳等地,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緬甸、柬埔寨、菲律賓、印尼、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古巴以及中南美洲等有廣東華僑聚居的地區都有粵劇演出。

粵劇原有十大行當,即一末(老生)、二淨(花面)、三正生(中年男角)、四正旦(青衣)、五正丑(男女導角)、六元外(大花面反派)、七小(小生,小武)、 八貼(二幫花旦)、九夫(老旦)、十雜(手下、龍套之類)。後來十大行當被精簡為六柱,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幫花旦、丑生、武生,而這些行當都是 根據角色年紀、性別、性格、外型等特徵來劃分的。

粵劇唱腔的形成情況與源流十分複雜。清初,外江班把戈陽腔及昆山腔傳入廣東,至太平天國 時,粵劇以唱梆子為主,後來昆曲衰落,粵劇受徽班影響,唱調轉而以西皮、二黃為主。辛亥革命期間,志士班將官話變為廣州方言,稱新腔,其後不斷有著名老倌 冒起,各自鑽研俱個人唱腔,形成薛覺先「薛腔」、馬師曾「馬腔」、小明星「星腔」、羅家寶「蝦腔」、紅線女「紅腔」、新馬師曾「新馬腔」、何非凡「凡 腔」、芳豔芬「芳腔」、陳笑風「風腔」等,各俱風格。

早期粵劇所使用的樂器只有二弦、提琴、月琴、簫笛、三弦和鑼鈸鼓板,聲調比較簡單。 清朝中葉以後,粵劇逐漸成形,所使用樂器多達四十幾種,大致可分為四大類:吹管樂器、彈撥樂器、拉絃樂器及敲擊樂器。其中彈撥樂器包括古箏、琵琶和蝴蝶 琴;鑼鼓則包括蔔魚/板、沙的、雙皮鼓、梆鼓、鈸、京鑼、勾鑼、戰鼓、大木魚、小木魚、大鑼及鈸、大堂鼓。其後,粵劇更接納了西洋樂器,如薩克斯管、小提 琴等,使音樂效果更臻完善。

三、四十年代是粵劇的黃金時代,其時名伶輩出,形成薛(薛覺先)、馬(馬師曾)、桂(桂名揚)、白(白駒榮、 白玉堂)、廖(廖俠懷)等五大流派,後更有薛覺先領導的「覺先聲劇團」與馬師曾領導的「太平劇團」為競爭觀眾,不斷革新傳統粵劇,出現「薛馬爭雄」局面。 而這種革新的風氣至今仍存在,隨經濟發展,大量新興娛樂湧現,大部份年輕人都認為粵劇老套,予以排斥,故粵劇從業人員多嘗試在表演手法與劇本上創新,以吸 引觀眾,由此可證粵劇是一個具生命力的劇種,不斷吸收營養充實自己。

時至今日,粵劇已形成獨特的藝術形態,就如粵劇研究者賴伯彊所說,粵劇是「吸收廣東地方民間說唱藝術……以梆黃為主要聲腔,又大膽吸收歌劇、話劇、電影、西樂等藝術形式」的地方劇種。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2022 戲曲品味 operapreview.com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