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

Cpanel

搜尋內容

川劇簡介

川劇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已有「蜀戲冠天下」之說,傳統劇碼繁多,有「唐三千,宋八百,數不完的三列國」之說,以樂曲豐富、表演藝術精湛,稱著梨園。清 末,成都、重慶新建一批較正規的劇場(時稱「茶園」或「戲園」),不但高、崑、胡、彈、燈的班社,同台演出,還有雜技、說書、魔術、舞蹈、皮影戲的表演, 增進藝術交流,互教互學,形成共同的藝術風格,以四川方言演唱,匯集成特色的「川戲」。

川劇由高腔、崑腔、胡琴、彈戲和燈戲五大聲腔組 成,除末者屬本土,其餘都是從明末至清中葉,先後由外省戲班傳入。高腔在川劇居主,源於江西弋陽腔,明末清初流入四川稱「清戲」,保持「以一人唱而眾和 之,亦有緊板、慢板」的傳統基礎上,大量汲取四川秧歌、號子、神曲、連響,豐富和發展「幫、打、唱」緊密結合的特點,形成特色的四川高腔;川劇昆腔的曲牌 結構與它的母體「蘇昆」基本相同。應用時有「單支」和「成堂」兩種形式。目前,以昆腔單一的聲腔形式演出的劇碼已經不多了,更多的是溶於高腔、胡琴、彈戲 諸聲腔之中,或者是與其他聲腔共和;胡琴又稱「絲弦子」,源於徽調和漢調,也吸收陝西「漢中二黃」成分,先後通過「做唱胡琴」和舞台演出,與四川方言和川 劇鑼鼓相結合,在腔調與音樂過門上起了不少變化,形成具有四川風味的胡琴腔;彈戲即「亂彈」,又稱「蓋板子」或「川梆子」,因用蓋板胡琴為主奏樂器和以梆 子擊節而得名,源於陝西的秦腔同州梆子,流入四川,與川北燈戲、高腔互相融匯,逐漸形成獨具風格的四川梆子──彈戲;燈戲,源於四川民間迎神賽社時的歌舞 表演,也可說是古代巴蜀傳統燈會的產物。它在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南北小曲,聲腔特點是樂曲短小、節奏鮮明、旋律明快,具濃厚的四川地方風味。

此外,川劇唱腔最大特色是「幫腔」,是以領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等方式演唱。

川劇的音樂以鑼鼓為主,輔以古樸的管弦,川劇常用的管弦有崑腔的笛子、胡琴腔與彈腔的胡琴等。但高腔戲是沒有樂器伴奏的,以幫、打、唱為一體的「一唱眾和」形式演唱。而最本土的燈戲,則用「胖筒筒」作伴奏,這種獨特的樂器,是個比二胡杆粗、筒身大、聲音略帶「嗡」聲的琴。

川劇分小生、旦角、生角、花臉、丑角五個行當,各行當均有自成體系的功法程式,尤以文生、小丑、旦角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戲劇表現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創造,能充分體現中國戲曲虛實相生、遺形寫意的美學特色。

川 劇的變臉技法十分著名。變臉是一項神秘而耐人尋味的表演藝術,演員能在瞬間改變臉譜,把人物內心世界產生的變化,化成強烈的視覺效果。「變臉」手法有四: 有塗油彩的「抹臉」;吹粉末上臉的「吹臉」;運用氣功使不塗油彩的素臉由紅變白、白轉青;而變幻多端的「扯臉」是把一張一張的臉譜畫在薄綢剪好,順序貼在 臉上,機關在於繫著絲線,按劇情轉折,在巧妙俐落的動作掩護下,再逐一扯下,功夫獨到的藝人,能把臉譜反覆還原!

川劇唱的是地道的四川話,幽默風趣,意味雋永,引人入勝。川劇具有巴蜀文化、藝術、歷史、民俗等方面的研究和認知價值,在中國戲曲史及巴蜀文化發展史上具有十分獨特的地位。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2022 戲曲品味 operapreview.com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