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

Cpanel

搜尋內容

週一, 19 十二月 2016 13:42

張軍尋找了甚麼 --「佛洛伊德尋找中國情與事」演後

《佛洛伊德尋找中國情與事》四度上演,榮念曾和胡恩威兩位導演在演員、音效、舞台光影各方面又添新意。不少新觀眾衝著石小梅和張軍兩位名演員而來,小梅老師到底把〈叫畫〉老老實實的唱了兩遍,張軍演的可是甚麼呢?

                湯顯祖用「臨川四夢」的四個夢來尋找他的人生,作為一個傳統崑劇小生,張軍何嘗不是想藉著演戲來尋找他的人生呢!

                張軍很想在《佛洛伊德尋找中國情與事》這樣一個創作中,尋找一個答案的可能性,其實他知道是沒有答案的,而尋找的過程本身就是答案了。   

               「湯顯祖的夢其實也是我的夢。今年湯顯祖逝世四百年,演他的戲同時激發我有這樣的一個願望去尋找答案。」因著這願望,張軍開始與榮念曾交流、討論、提問、回答,進入到「佛洛伊德尋找中國情與事」的創作中。在舞台上,從夢長夢短開始進入湯顯祖的夢,其實也進入他自己的夢。

              「紅地毯上,因石小梅老師的聲音,進入自己很平常的狀態,是生活中的自我表現,無論停頓思考,這是我自己一個很重要的狀態;以至發現我與紅地毯的關係,是個重要的發現,舞台上紅地毯給我很大的自由空間,它是我藝術依托的場域,可是回頭再想,這樣的自由空間何嘗不也是個牢籠,從我一生的角度看,我始終被框在這樣一個空間裡面。於是出現許多的對話、思考和反思。」

      夢醒以後,張軍在整個表演過程中的感受,特別是對《潼關懷古》這段曲子的感受--舞台映現元代張養浩一篇以「山坡」吟誦的散曲──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就是我在這個作品的表演場域裡,由本身的視覺點切入所作的一個探索旅程吧。在旅程中我演了自己。」

                他補充說:「舞台上我穿古裝演的都是別人,很難得,這一回我演的是自己。」

                與榮念曾和胡恩威兩位導演合作,張軍得到很大啟發。從他想要有一個自己看待臨川四夢的角度開始,到今天有這個作品的舞台呈現,他有更多思考:他與湯顯祖的關係,與臨川四夢、與所扮演角色、與舞台、與觀眾的關係,以觀眾與舞台的關係。過去三十年,他有一半時間在模仿先人前輩,八年坐科,大部份是形式上的模仿--手眼身步法、唱做唸打翻,對於程式從何而來?為甚麼要這樣?那方面的思考就比較少。傳統戲曲的確需要模仿過程,先要把模仿做到深入和極致。隨著舞台表演的體驗愈深,尤其在他成立自己的劇團七年多的過程中,他發現思考的問題愈來愈多元,他想明白自己的創作和舞台、和觀眾的關係,或者說,想明白劇場空間到底是甚麼?經過這次演出他得到啟發:

              「我想把我的思考、和這個作品一起所作的表達,引起在場觀眾朋友之間的共同思考,而不是要一個結果。思考的啟發是重要的,它讓我在這過程中產生對未來創作的更多想法。」

              「  上海張軍崑曲藝術中心」的合作伙伴,很多不是傳統崑曲的創作者,他們有來自流行音樂的音樂家,來自當代藝術的舞美空間設計師,都是年輕藝術家,張軍很希望跟他們一起思考。他表示:「我們未來的工作不單只要創作好看的崑曲作品,更多的是共同思考問題,舞台是甚麼?作品是甚麼?通過多元對話、提問、討論,過程中產生碰撞擦出火花,然後以多元、具體的形式呈現給現代的年輕觀眾,由此展開更多的發展,這是非常有趣的事。」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2022 戲曲品味 operapreview.com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