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

Cpanel

搜尋內容

週四, 15 十二月 2016 15:03

融匯中西美學藝術的環保革胡與低音革胡

香港中樂團研究及發展部研究員、樂器研究改革主任阮仕春窮多年心血,研發環保胡琴系列,曾榮獲「國家第四屆文化部創新獎」、「環保創意卓越獎」及連續兩年榮獲 U Green Awards「傑出綠色貢獻大獎-文化與藝術」。

    革胡與低音革胡乃二十世紀中葉為大型中樂合奏而生的樂器,名字中帶有「改革」之意。環保胡琴系列,乃阮仕春窮多年心血的力作,建立自身的一套弦樂系統:「環保胡琴系列是樂團為發展民族管弦樂新型的整體音響而創製的改革樂器。設計的概念貫穿環保、承傳和創新三方面,其核心的工程包括:篩選出多種可再生的 PET 聚脂纖維膜取代蟒蛇皮,以實踐環保之目標,以科學的計算法重新設計共鳴箱,大幅提昇樂器的物理功能。」

    環保革胡和環保低音革胡的改革,是從樂團的整體音響結構出發,創造適合現代民族管弦樂團使用的民族拉弦低音樂器。在研發過程當中,除了不斷的大型樂隊實踐,探索室內樂的演奏可能與空間也是香港中樂團低音弦樂聲部近年努力的方向。12月16-17日晚上在香港中樂團演奏廳舉行的「融III─革胡與低音革胡重奏音樂會」中,將加入彈撥及敲擊的陣容,不僅帶來低音弦樂「融匯中西」的美學藝術,更展現「融洽無間」的絕佳合作默契!

    樂團環保革胡首席董曉露將再次擔任節目统籌,亦會世界首演香港作曲家陳錦標為革胡與中樂隊創作的小協奏曲《春雨夏風》。這首樂曲的寫作靈感源自作者對父母故鄉 1970 年代的感覺和緬懷,故事有血有肉,用環保革胡來演奏,與別不同的音色令人悠然神往。董曉露也將聯同低音革胡首席齊洪瑋演奏羅西尼的《D大調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二重奏》第二和第三樂章以及瞿春泉改編自聖桑的《聯奏第四號》。

    多首重奏曲也是這兩場音樂會必不可少的元素。中國作曲家張大龍為導演吳天明執導的電影《百鳥朝鳳》擔任作曲時到黃河邊上採風,受到啟發為革胡及低音革胡八重奏而寫的《黃河邊上的敘事》;駐團指揮周熙杰以自身學習音樂之經歷而寫的革胡八重奏《回想》;陳錦標以山西民歌為素材改編的革胡五重奏《小妹河邊把頭抬》都是載譽重演,讓觀眾感受到低音弦樂重奏的綿密織體與厚重感。魏拉羅伯斯膾炙人口的《第五號巴西風巴哈組曲》第一樂章、皮亞佐拉的《探戈》也將分別以革胡和低音革胡五重奏的方式演繹;倫斯威克揉合了華爾滋、進行曲和波爾卡的低音革胡四重奏《受冷遇的史特勞斯》也會上演。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2022 戲曲品味 operapreview.com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