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

Cpanel

搜尋內容

週三, 06 七月 2016 14:31

梁天雁人已去曲未終-毋忘紅樓新唱,猶記小小離魂

曲藝名家梁天雁經於上(六)月十八日凌晨辭世,享年八十四。他是本港現代少有的奇才,集撰曲、演奏、演唱於一身,生平撰寫粵曲作品四十餘闋,數十年傳唱不衰,尤以「紅樓夢組曲」和「蘇小小組曲」最為人稱頌,一曲《蘇小小離魂》更是歷久常新。

       梁老師修讀文學,愛戲曲,鑽研古典文學如紅樓夢、桃花扇是他的雙重愛好。他曾提及過去的人生經歷,影響他日後的創作。年輕時一腔熱誠回歸祖國求學,熟料鐵幕深垂與家人隔絕,幾年困頓他決心偷渡返香港,於是秘密在一處僻靜海灣勤操泳術,某日機會來到,看準時辰摸黑入水,抱住幾個破籃球綑成的浮板,以為依仗它游個三日三夜可抵彼岸。豈知未出大海,浮板已被巨浪打得稀爛,他在漆黑一片的海浪中載浮載沉,沒多久體力不支漸失知覺。當他甦醒過來,原來身在一艘捕魚船正開往流浮山途中。大難不死,梁老師要回報上天的眷顧,奮發上進,公餘寄情喜愛的粵曲,他能彈、擅唱、文學根底好,早年已錄灌不少暢銷唱片,其後撰寫粵曲,重質不重量,所撰曲目首首皆精品。退休後全情投入,並設帳授徒,對發聲、咬字、行腔有其獨特見解和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學生受益非淺。

      梁老師一生不求名利,做人處事甚為低調,他的行宜極少見諸報章。世人也許淡忘,他除了撰曲也曾編寫粵劇,第一齣上演作品是《碧血桃花扇底詩》,2007年4月21日在新光戲院上演,由新劍郎、尹飛燕、溫玉瑜、任冰兒、尤聲普、廖國森等主演。

       該劇演出後大獲好評,有觀眾署名「阮文」以「觀後感」千餘字投稿,文章刊於《戲曲品味》79期,文中除了提出一些中肯意見,亦對編劇梁天雁作高度評價。謹摘錄其中小段如下:

      「對於桃花扇的故事我不太熟悉,惟通過戲中分別由新劍郎、尹飛燕所飾演的侯朝中、李香君的愛情故事情節,加上秀麗優雅曲詞的交代,使我清楚認識到南明一代興亡的歷史。能夠利用劇情發展去緊扣歷史軌跡,這不能不讚編劇的深厚功力。」

      「個人認為《碧血桃花扇底詩》這齣戲,也許有些地方稍有瑕疵,惟瑕不掩瑜,也無損劇情順暢地進展,加上小曲與梆黃均悅耳動聽,曲詞優美精煉,再配合各個演員的精采演繹,因此在完場謝幕時,全場觀眾報以熱烈掌聲,好評如潮。梁天雁享譽四十年,首次編寫粵劇,就有如此成績,可說是實至名歸了。......」

      當時梁老師告知,他一共寫了三個劇本給藝發局,希望其計劃能得到藝發局的支持陸續上演。可是此劇之後,再沒有聽聞梁氏新作上舞台,他的作品石沉大海,如今更是跟隨梁老師騎鶴西歸了。

(圖為梁天雁2007年與夫人的家居生活照。部分梁天雁唱碟及演唱取自互聯網。)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梁老師在《桃》劇上演之前,特親自撰文,記述他編寫此劇的心路歷程,這是本刊唯一保留梁老師遺下的文章(原文見《戲曲品味》77期),謹轉載如下,讀其文如見其人,從中追溯他的音容笑貌,亦藉此表達對一代名家的尊崇和懷念。

我也改編《桃花扇》    ——梁天雁

      崑劇《桃花扇》餘音嬝嬝,改編自同名古典戲曲名著的新編粵劇《碧血桃花扇底詩》即將在四月上演,由著名平喉唱家、粵曲導師兼撰曲家梁天雁編劇,新劍郎、尹飛燕分飾侯朝宗、李香君,合演者還有尤聲普、任冰兒、廖國森、溫玉瑜。梁天雁應本刊邀請,親自執筆把創作《碧》劇的經過、心得細說從頭,與本刊讀者分享。我也改編《桃花扇》    ——梁天雁

       孔尚任的《桃花扇》傳奇,問世至今超逾三百年。因其詞藻優美、情節感人,後人改編者絡繹不絕。戲曲而外,話劇、電影、廣播劇都有。即以香港而論,數年前有楊智深先生的改編版(首演者文千歲、陳好逑);近有江蘇省崑劇院的濃縮版。碰巧,我四年前參加香港藝術發展局舉辦的「戲曲卓越創作及演出計劃」,也改編了《桃花扇》,僥倖入選,如今快要由新劍郎、尹飛燕演出了。故而我也談談我的改編版。

      原著作者孔尚任,筆底風雲,氣勢宏大。他要將明朝三百年基業敗於何人、敗於何事,用一本傳奇道出。因而全本有四十齣,上台人物有數十,大約七、八天才能演完。可以想像,演出戲班實難承受;台下觀眾,也不會有這個耐性。

      偏偏粵劇相對於京、崑來說,觀眾無唱不歡,致使粵劇動不動就唱,主題曲固是大行其道。就算是該用道白的,也以滾花出之。可知,粵劇舞台時間,當是如何寶貴。

      現代粵劇,一場只有三小時的演出時間,因此我著手改編時,只保留了李香君和侯朝宗這一條主線,與及同這一主線相關的人物和情節,如楊龍友、李貞麗、阮大鋮、蘇昆生等,基本上遷就六柱制和三小時的演出時間,而故事的歷史背景如北京城破、崇禎自縊、馬士英與阮大鋮爭功擁立福王,左良玉與四鎮內鬥等,都通過上場人物之唱詞交代,不直接呈現舞台之上。侯朝宗與李香君的匹配,十足才子佳人,但我並無渲染他們的離愁別恨,這個愛情故事,實為歷史亂局所催生。故我非但沒有把它抽離歷史,相反要使它的情節發展緊扣歷史軌跡。故事的起結,反映了歷史興亡。一把桃花扇,標示了侯、李的堅貞愛情,也標示了秦淮妓女李香君的崇高氣節。

  改編,當然包括刪減、生發、重塑。但三小時的緊箍咒,時刻祭在頭上,令人頭痛不已。不過,我緊守一個原則:戲台上敷演的情節,必須獨立自足,不須觀眾借助原著或其他文本才能理解劇情。

  時間不足,更突顯了曲詞是否準確,是否精煉的重要性。曲詞道白的含義容量大,就能最大限度地表達角色的思想感情,使他們在互動中順暢地推動情節進展,令觀眾感到理該如此,才會信服,才會感動。曲詞含糊虛泛,影響人物的真實,影響了主題的完成。

  戲曲劇本,首重唱情。唱情不足,場上不動聽,一切都無從談起。而今天的粵劇,受各種娛樂形式擠壓,單憑板腔是無法醒人耳目的。故而小曲份量越來越重,編劇必須熟悉音律才能將小曲與梆黃巧妙配搭,以動聽旋律包裝曲詞。我以四十年的唱、寫經驗,對此或有裨益。但說到撰曲不同編劇,這個自然!現在就是考核之時了。

  寫好一個劇本固難,要使劇本在舞台演出更難!如沒有藝術發展局的「卓越演出計劃」這個蝸殼,我這個軟體蝸牛,肯定不能存活。唐滌生有才,但更難得是有運。六合彩期期有人中,但不是你和我。

  在我的改編版中,李香君和侯朝宗的性格我是依足原著的,但楊龍友此一角色,我就有所更動。

  楊龍友在原著中,性格頗為曖昧,想來孔尚任創造此一角色,只是利用他來串連起馬、阮與李、侯之間的關係,使情節得以進行。若沒有楊龍友,香君之「卻奩」、「守樓」和「罵筵」,都是另設場口,另加人物,十分費事。他兩救香君,一救侯朝宗,但同時又兩次將香君這塊嫩肉放在馬、阮這虎狼利爪之下。真真令人不解。在「罵筵」一齣中,他明知阮大鋮痛恨香君,但卻又挑動馬士英,說有酒無歌,以便慫恿馬、阮徵召香君侑酒,以致香君罵筵後遭毒打瀕死,他又從旁救助。真真是搵戲來做。

  改編時我刪去了他兩害香君的行為,更將他在遍地烽煙的大亂中捨香君而去的情節,改為與香君相依為命,隨眾逃亡。最終在抗拒薙髮及保護香君不受姦辱之場合中被殺,使他的性格前後統一。如此改動,並不妨礙情節的進行。我給他出場時的唱詞是這樣的:「罷職閒居無所事,攀豪附貴正當宜,世事紛紜無真理,逢迎敷衍免是非。」是一個常見的、自求多福的「精仔」形象,與人為善,未失良知。

  此戲結局,與原著不同;我只寫到候、李重逢,不寫入道或降清。

  才子佳人,相遇相親,遭難分離,受苦抗爭,天意重逢。此所謂悲歡離合,傳奇老套,卻又符合人心意向。至於以後他倆是否白頭偕老,或情海翻波,又是另一傳奇矣。

  以孔尚任的一生行事閱歷來看,他在故事結束時安排侯、李出家入道,只是無奈中的曲筆,實非原意。他用了十多年時間撰寫這本傳奇,本意就是吊明之亡。鞭撻禍國(明)殃民的奸臣悍將。所謂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雖有滿清高壓統治,文網密佈,他仍夠膽說「家在哪裡?國在哪裡?君在哪裡?父在哪裡?」說明他未忘孔仁孟義之訓,炎黃血統仍在他體內奔流。而文學作品的正面人物,往往是作者人格的投射。

  故事結局即是人物性格成熟之時,他們的行事為人,作者實難隨意擺佈,情節走向,是由劇中人決定的。李香君這個人物,從「卻奩」開始,就是烈女子形象,抗拒權奸迫婚,不僅為侯郎守節,亦為維護復社與侯生聲名而濺血。她對侯生之愛一往無前;而侯生對她亦不缺承擔。高杰被殺之後,收到香君桃花扇,知她處境艱危,竟冒險重入虎口,援救香君。後來因此而歷經磨難才逃脫阮大鋮魔掌,卻又國亡家破了。此時哀鴻遍野,禮崩樂壞,人生價值一下子失落。名譽地位,物質財富,對於亡國奴來說,都沒有意義,最實在的,是流徙在亂世中的個體;最可貴的,是能相依為命的親情。當時,李、侯兩方心心繫念的,就是所愛在何方。如今千山萬水尋著了,怎可輕易放棄?你這不久前仍是錦衣衛官老爺的道士,在香君眼中,有多少道行?即使侯朝宗肯俯首受教,香君也會昂首抗爭,何況「男女室家」是「人之大倫」?

  亡國後出家入道,僅比自殺好些。這是斲喪民族生命的行為。當時情況,漢人只有幾種選擇:默默忍辱做順民、聚義抗清、歸隱、出家。肯定地說,出家是最少的,否則,中國大地滿坑滿谷都是寺觀庵堂了。

  所以說這個悲劇結局是不自然的;除非作者先在他倆身上伏下出世思想,但這樣一來,又與主題不配。

  寫了一大堆,忽然失笑:你以為自己在寫甚麼?這是粵劇啊!還考量甚麼主題,人物性格、曲詞準確?自作多情而已,誰會理會你推門或敲門?識相的或是識想的,門開了也不要進去。

  • big image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2022 戲曲品味 operapreview.com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