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

Cpanel

搜尋內容

週一, 11 十二月 2017 18:03

曲王、曲帝、曲聖與星腔──紀念小明星逝世75週年

「薇之軒」紀念小明星逝世75週年,舉辦多場講座及演唱會,本月廿三日假香港大會堂舉行之「星腔名曲演唱會」,除選唱小明星原唱片曲本,並匯合省港民間樂師演奏「曲王、曲帝、曲聖」精神音樂,三位粵樂名家與小明星關係密切,簡述如後。

「曲王」吳一嘯、「曲帝」胡文森與「曲聖」王心帆三人為小明星撰曲最多。三位撰曲家的作曲風格各有不同、各擅勝場,配上小明星別樹一幟的唱腔,相輔相成,因此成為家傳户曉的星腔名曲。

小明星的腔韻

小明星有一副天賦歌喉,唱來聲情並茂,婉轉動人。唱情曲風流蘊藉、唱悲曲則凄楚蒼涼,行腔緩急有致、收放自如,使顧曲者心神俱醉。一曲雖終,尚有餘音未了之感,難怪周朗輩對小明星腔的喜愛,八十年不變。一代宗師,星韻流芳,成為歌伶腔的表表者,其影響菊部梨園之深,無出其右,仿效者亦眾。當然,星腔之能傳世,歷久不衰,撰曲人的功勞委實不可抹煞。

「曲王」吳一嘯先生有很深的文學根底,作曲才情橫溢,詞章深入淺出,雅俗共賞,作品非常流行,例如《慈母淚》、《董小宛》、《游龍戲鳳》、《再折長亭柳》、《賣肉養孤兒》、《臨江月夜弔秋喜》等。他為小明星撰的曲,多數以風花雪月為題材,如描寫文人雅士放誕不羈、偎紅倚翠的風流香艷《胭脂扣》、旖旎溫馨《抱花眠》、銷魂蝕骨《紅綾帶》、浪漫《多情燕子歸》……等。吳先生不獨是一位撰曲高手,而且能唱多種唱腔、懂音律,對整首曲的舖陳很有條理,不論起承轉接都流暢自然,尤其是寫小曲更加到家,用詞合乎「工尺」,沒有撬口,使唱者易唱、聽者易明,深得行內人稱讚,「曲王」之譽,實至名歸。

「曲聖」王心帆則瑰麗華采,典雅優美,可獨立作詩詞看,寫歌壇長曲,他的文詞特別為小明星所偏愛,而星腔的形成,他亦居功不少。他與吳一嘯相交三十多年,合作撰的曲多不勝數。

「曲帝」胡文森學貫中西、精音律、擅玩各種樂器,作品實而不華,有創意。他率先用中詞填入西洋小曲裏,在當時頗具新鮮感。

他們三位,除了為小明星撰曲外,還為其他名唱家和紅伶執筆,如張月兒、徐柳仙、張惠芳、薛覺先、新馬師曾、任劍輝、芳艷芳、紅線女等。

小明星與唱片曲

小明星生於一九一三年,成長於廣州,十三歲登歌壇,十六歲憑唱詩詞般的《痴雲》成名,創立星腔。她的天賦歌喉、聲情並茂和婉轉動人的歌韻,吸引大批文人雅士知音者,擁到歌壇聽她唱歌。聲名鵲起,遠播省港澳,受聘於歌壇,經常穿梭三地演唱首本名曲王心帆撰的長本「心曲」。一九三七年開始到香港,被唱片公司羅致入唱片。胡文森撰《夜半歌聲》、 吳一嘯撰《多情燕子歸》播出後迷倒了三地市民。八十年來最流行的是胡文森的《風流夢》。小明星唱片曲共有二十多首留存下來。

星腔與歌壇曲

小明星只有短短十三年歌齡,便謝世於歌台,終年僅二十九歲。一曲《秋墳》成絕唱,知音同悼薄命女兒。憐憶她,只從唱片曲或到歌壇聽歌伶唱星曲。紅了歌壇,興旺了歌壇生意。聽曲者眾、歌者仿唱多,唱家求新曲,撰曲人應接不暇,「曲王」、「曲聖」、「曲帝」寫下成千近萬首歌壇曲。

歌壇音樂人與精神音樂

歌壇生意興旺,養活了一班音樂人,培育了一群群音樂師,為菊部歌壇和粵劇舞台效力。不少著名音樂家都出自歌壇的,如梁以忠、鍾僑生、王者師、林兆鎏、尹自重、廬家熾馮華等。歌壇興旺,全盛時期有五、六十間之多。為增加節目氣氛,間場時間多演奏音樂小曲,以喚起精神,是精神的,提神的,是熟練的醒神音樂。稱為「精神音樂」。是歌壇獨有的演奏式。不少音樂名家成為小調作曲家如呂文成 、邵鐵鴻、何大傻……王粵生等。星腔曲唱、歌壇與精神音樂相依而生,相輔相成,為菊部樂壇史寫下明章。

「心曲」清歌和南音

「曲聖」王心帆的「心曲」,以文人詩詞入曲,造就了小明星創出「星腔」,影響後世九十年。王老師是一位清末民初新舊文學詩詞家,擅古能今。文采斐然,深如用典引句,淺如細說白話。他以詩詞入南音,以白話句入清歌,是他稱心之作。小明星唱清歌、南音最出色。

小明星唱清歌如說書,唱南音有地土味。她擅於向民間吸收唱曲藝術,吸收了廣州南音狀元鍾德(盲德)的地水唱味。她把清歌引入粵謳腔《悼鵑紅》曲、喃嘸腔《長恨歌》曲、悼亡腔《慘綠》 曲。星腔清歌具有民間風味,南音有地土味。

撰文:黎佩娟

按:1223日香港大會堂舉行之「星腔南音對地水南音」演唱會(),選唱三首有星腔味的《吟盡楚江秋》、《秋墳》和《桃花處處開》。另半場重點是地水南音。特別以盛情邀請港澳當代地水南音泰斗、唱家區均祥唱《客途秋恨》、星曲《痴雲》、《悼薇娘》南音,

並由澳門南音樂師歐陽玉冰、梁文威、呂永昌、吳偉雄、何志峰等拍和,演出廣東文化遺產「南音」,以饗知音。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 小明星、吳一嘯、王心帆、胡文森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2022 戲曲品味 operapreview.com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