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

Cpanel

搜尋內容

週四, 14 八月 2014 07:05

粵劇南派武功

Written by 
Rate this item
(0 votes)
Cannot find 161_preview/粵劇典藏/粵劇南派藝術 folder inside /tw_3t/vol1/operapreview.com/public_html/images/161_preview/粵劇典藏/粵劇南派藝術/ folder.
Admiror Gallery: 4.5.0
Server OS:Apache/2.2.22
Client OS:Unknown
PHP:5.6.40-1~dotdeb+7.1

在武術界經常有「南拳北腿」的說法。其意為「南拳技術精,北派腿功勁」。戲曲武打也有南北之分。「北派」以京劇為代表,「南派」以粵劇為代表。粵劇南派武打藝術又稱為南派武功,它以少林武技為基礎,工於「橋」、「馬」、「翻」、「騰」等技巧。在表演過程中,以拳法精湛,翻騰敏捷,威武傳神,具有南方武技特色,而深受廣大粵劇戲迷的喜愛。

撰文:萬濤

在武術界經常有「南拳北腿」的說法。其意為「南拳技術精,北派腿功勁」。戲曲武打也有南北之分。「北派」以京劇為代表,「南派」以粵劇為代表。

粵劇南派武打藝術又稱為南派武功,它以少林武技為基礎,工於「橋」、「馬」、「翻」、「騰」等技巧。在表演過程中,以拳法精湛,翻騰敏捷,威武傳神,具有南方武技特色,而深受廣大粵劇戲迷的喜愛。

 南派武術的起源

粵劇南派武術起始于何時,創立何人,至今流傳有兩種主要的說法。一種說法是雍正年間,北京伶人張五(又名:攤手五),逃亡至粵,加入本地班,向班中藝人傳授表演技藝及少林武術。以上說法的依據是麥嘯霞所著的《廣東戲劇史略》記載:「攤手五不特文武兼資,演唱皆妙;而十行角色,色色皆能。又擅武技,宗少林派,故廣東武戲身形手法皆近少林。」

另一種說法是洪熙官、至善禪師為粵劇南派武功的宗師。其依據則是相關武術史料及老一輩藝人的敍述。清乾隆32年(1768年),福建少林派因反清複明,受清兵鎮壓,寺院被焚毀。至善禪師、洪熙官等人從九連山逃至廣東,他們隱姓埋名,以避清兵耳目。至善禪師藏身於「瓊花會館」,洪熙官改名為洪福,藏身於紅船戲班「樂豐年」當伙夫。有一次,「樂豐年」在表演時受當地惡霸搗亂,洪福路見不平,出手相助打退惡霸。之後,班中伶人才知洪福的真實身份。他的非凡武藝也被迅速傳遍紅船各班。

從此,至善、洪熙官開始在本地班傳授少林武技,慕名求學者日眾。他們兩人也就成為粵劇南派武功的創始宗師。

以上兩種說法各有依據,誰對誰錯難以分辯。但它們都有一個共點則是粵劇南派武術宗於少林功夫。

 

著名粵劇南派武打演員

自從少林武術紮根本地班後,逐漸被班中藝人吸收、融匯並配合上關目、身段、台步等表演程式,便慢慢形成了整套具有地方特色的武打表演套路——粵劇功架。粵劇傳統功架十分注重實勁、寸度以及造型優美,對於每位元粵劇演員來說都必須學習和掌握,才能在台上與其他演員配合默契演出。

長期以來,眾多伸手不凡的武打伶人在舞臺上塑造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生動藝術形象。如在清咸豐年間,率梨園弟子揭杆起義的李文茂便是一位身懷南派絕技的武打演員,他擅演《蘆花蕩》的張飛和《王彥章撐渡》的王彥章等角色。到清末民初,又出現了以做功佳妙,擅於技擊著稱的東生,其首本戲是《羅成寫書》、《五郎救弟》等,他還利用深厚的武功基礎創造了姿態各異的「十八羅漢」功架。還有以善演「三國戲」中周瑜角色而著稱的周瑜林,他的功架扎實平正,武打寸度準確,姿式優美,“關目”傳神。尤其是刀槍靶子功也很扎實,槍法快密、緊湊、逼真、甚為觀眾稱道。

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粵劇進入興盛時期。這期間又湧現了一批粵劇南派武打演員,他們都各有奇能,身懷絕技。如有“武狀元”美稱的陳錦棠,他的武打藝術表演以利索、敏捷、多樣見長;而有「武探花」之稱的梁蔭棠,不但精於拳術,而且深諳氣功,他的功架身段特別顯得威武昻揚;靚少佳武功根基扎實,不僅熟練掌握粵劇傳統功架而且能吸取運用京劇武生的做工武技,在《西河會》中單腳表演「涉水」,如果沒有深厚的南派功底,是難以完成高難度的表演。此外,還有曾創下兩項吉尼斯記錄的羅品超,在《山東響馬》一劇中扮演單于雲,在與惡和尚廝打一幕中,使出六點棍法,快疾如梭,令人目不暇給。

周瑜利、崩牙啟、朱次伯、紮腳勝、盧啟光、桂名揚、白玉堂、少昆侖等均是粵劇界中赫赫有名的武打演員。他們憑著深厚的武術功底,在舞台上各顯奇能,各演絕技為粵劇南派武打藝術表演增添了光彩。

 

粵劇南派武功衰落原因

雖然眾多身懷絕技的粵劇武打名伶在舞臺上塑造了不少威武凜冽的藝術形象而備受歡迎。但自四十年代起,就慢慢走向衰落,粵劇武打藝人的數量逐漸減少,許多精彩的武打技藝也慢慢失傳。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六柱制」的出現,使粵劇武生行當不被重視。早期粵劇有十大行當,武生是掛頭牌的。自從省港班興起後,出現了「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幫花旦、丑生、武生。雖然還保留有武生這一行當,但實際上只有文武生和花旦是主要的。戲班上演的劇碼都是為生、旦而寫,因此武生行當不受重視,許多武打師傅變成了雜務人員甚至停業歸家,南派武打師資日漸稀少,許多技藝便慢慢失傳。

二、愛情劇、倫理劇盛行,使武打劇日漸冷落。三十年代,粵劇出現了重文輕武之風,文戲大行其道,無論大班小班,均以演文戲為時髦,尤其是以生、旦為主角的愛情倫理劇為主。上演了如《胡不歸》、《子母碑》、《毒玫瑰》、《苦鳳鶯憐》等新劇。致使不少伶人棄武學文,名角改行,新人更不願加入武行,陷入後繼無人的困境。

三、由於戰亂、政治運動,使不少粵劇武打名伶遭受迫害從而貧病交加早早離逝,許多珍貴的粵劇資料被焚毀或散失。一些粵劇傳統武打劇碼在政治運動中也受到批判,首當其衝的是《山東響馬》。這無疑又是對已日漸式微的粵劇南派武功又一次沉重打擊。

時至今日,在舞臺上粵劇南派武功表演已無法重現當年的風采,如何搶救和保護已瀕臨絕境的南派武術是當代眾多粵劇愛好者以及相關政府部門迫切面對的主要問題。

注:「十八羅漢」功架是模仿寺廟裏十八羅漢的各種形象,融匯了南拳武術而創造的。圖為「十八羅漢」功架之開胸、托傘、大肚佛、長眉(演示者:粵劇小武楊鏡波)  

        


Read 6109 times Last modified on 週二, 26 八月 2014 14:02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2022 戲曲品味 operapreview.com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