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

Cpanel

搜尋內容

週三, 03 十一月 2021 21:38

頗有娛樂性的《香花山大賀壽》

Written by 
Rate this item
(0 votes)
Cannot find 20221.11網頁/品味專欄/粵劇典藏 folder inside /tw_3t/vol1/operapreview.com/public_html/images/20221.11網頁/品味專欄/粵劇典藏/ folder.
Admiror Gallery: 4.5.0
Server OS:Apache/2.2.22
Client OS:Unknown
PHP:5.6.40-1~dotdeb+7.1

粵劇裏關於賀壽的戲共有四齣,即《天官賀壽》、《碧天賀壽》(《八仙賀壽》)、《送子賀壽》和《香花山大賀壽》。《香花山大賀壽》是一齣饒有風味的傳統戲劇,與前三齣賀壽及《六國封相》、《玉皇登殿》等同屬例戲,在每次戲班演出時,先行演出,取其吉慶之意。

賀壽劇情有趣傳說

                《香花山大賀壽》一劇相傳是為了紀念粵劇開山師祖田竇二師而作的。據說,田竇二師是兩個不知名的小孩,某次某劇團下鄉演出,演員在田頭練功,忽然見到兩名小孩在田間嬉戲,手舞足蹈,吸蜻蜓,翻筋斗,玩出很多花式,於是大家也跟著學。玩完後,正想上前問明底細,小孩忽然潛入田洞,不見蹤影了。以後人們加以模仿和創造,發展為粵劇功夫。粵劇例戲《香花山大賀壽》應是全國目蓮戲、觀音戲的一種,粵劇藝人借觀音誕辰的盛舉以歌頌戲神誕辰。

                 該戲與其他例戲一樣,沒有什麼故事情節,但其中有不少排場,有一套既定的基本程式和表演方法、曲牌和唱腔。故事直接源於明代觀音傳奇劇《香山記》,隨著觀音信仰的流播,全國各地均有觀音戲曲的流傳,觀音戲曲的故事主要為兩部份,即《觀音得道》與《觀音誕辰》兩大環節。正如其由來一樣,這戲內容是慢慢發展和豐富起來的,後來發展為:「觀音得道」、「觀音誕辰」、「觀音十八變」和「劉海灑金錢」等組成主要內容。其具體內容:莊王的三女妙善好讀佛經,不談婚嫁。將軍韋陀、崔虹得勝回朝,欲求妙善婚配,妙善不從,並投白蓮庵出家。庵主持以鐵杵磨成針及竹籃能載水兩條件留難妙善,後妙善得仙童相助,果將鐵杵磨成針;又得龍王水族相助,以魚鱗補籃,得以盛水。於是妙善入庵修行。其後諸神又屢試妙善,達摩化身俏書生,誘惑妙善,而崔虹因求愛不遂,放火燒庵,最後妙善以擔火籃、赤足踏火等通過重重考驗,到達仙山,得達摩封為南海觀世音菩薩,而韋馱則被封為護法神。後來,諸神仙紛紛到香花山賀壽,有八仙、三聖母、四海龍王等,齊天大聖亦到來奉送仙桃。觀音大士在紫竹林接受各神佛到賀,眾神佛均作種種變身上場,各演神通。原為蕭聲、曹保二角色其後變成劉海灑金錢。劉海是傳說的錢仙,是時亦到來賀壽。

表演精彩場面熱鬧

               該劇出場人物眾多,單有名有姓的角色就有二十多人,還有眾多仙女、和尚等近四十人之多,各行當的角色基本齊全。這齣戲是神話劇,不僅出齊滿天神佛,連水晶宮裏的蝦兵蟹將、蚌精螺妖都出齊。紫竹林的觀世音由正印花旦飾演,蚌精則由二花旦擔演,其餘神佛、仙妖由各行當角色擔當,劇中有一人物劉海仙則由網巾邊飾演。

                在戲中既有眾多仙女的砌花舞蹈,以花枝砌出「天、下、太、平」四字,這段舞蹈是粵劇全女班出現後才增加上去,是很受歡迎的其中一個表演。在過去的演出中,仙女砌花之後還有打武家出場;打武家有時化裝成猴子,有時不化裝只穿背心,作疊人山的類似雜技的武術表演,行內人稱之為「插花」表演,暗喻大山及牌坊。然後「觀音十八變」,觀音做出八種變身,變成「龍、虎、將、相、漁、樵、耕、讀」等形象十分精彩。又有金童在觀音變幻時作各式各樣的筋斗功表演,也模仿了傳說中田竇兩位仙孩的動作,場面實在相當熱鬧。其後韋馱出場時所跳的舞蹈,稱為「韋馱架」,頗具特色,還有「降龍大架」和「伏虎大架」的專門功架,較突出的是由二花面表演的羅漢伏虎架,整套紮架動作雖繁複但流暢。出色的演出還包括蚌精登場,被蝦兵蟹將戲弄,蚌精扮相十分美艷,顯示出風情萬種,秋波斜盼,嫣然一笑,戲迷無不魂銷。劉海大灑金錢,最得婦孺喜歡,因他所灑的金錢,如果能拾得一枚,拿來給孩子掛在襟前,便可無災無難,長命百歲了。

                 這例戲通常在每年的幾個師傅誕中演出,即農曆三月二十四的田竇二師誕,農曆九月二十八的華光誕,以及張五師傅和譚公爺誕等,後來也成為了天后誕專有的例戲,即農曆三月十日上演。每演此戲,例必爆棚,收入比正場更多。除了鄉村常演此劇外,在省港澳的市鎮開演,更加熱鬧非凡了。

                一言概之,這例戲勝在輝煌熱鬧,多姿多彩,帶有濃厚的娛樂性。可惜時至今日,這戲不易看到,即使在幾個師傅誕和天后誕也難以看到有安排演出該例戲,這跟現時戲班沒有當年陣容鼎盛和傳統功架流失有關,即使劇團欲演也無能為力,唯有等待重大節慶各地劇團聯合演出的機會了。

撰文:李婉霞

(按: 香港八和會館每年華光誕皆上演例戲娛神,今日觀眾欲欣賞賀壽的熱鬧場面,感受神誕的歡樂氣氛,唯有此一年一度的盛大演出。)

圖:1.仙女們以舞蹈砌出「天下太平」四字

本文原載於印刷本第156期「粵劇典藏」專欄


Read 2260 times Last modified on 週三, 03 十一月 2021 22:02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2022 戲曲品味 operapreview.com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