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

Cpanel

搜尋內容

週一, 03 八月 2020 19:24

粵劇五大流派的說法

女姐紅線女不是秀才,也沒有遇著兵。她是做戲人,卻在粵劇專家和領導中,有理說不清。

最近看了葉世雄先生在文匯報今年五月有關粵劇流派問題的文章。女姐有自己的意見,她的意見沒被接納,也沒被重視。這個老人家祇能無助地四處提出及反對,甚至向後輩羅家寶尋求幫助,這樣還是無人理解,反而落得 「隨心所欲,突然襲擊」的批評。她反對的問題被「專家們討論一致通過」,領導 「一錘定音」,「不用理她,按時舉辦」。

三、四十年代粵劇情況,有誰像女姐那樣參與得那樣深呢?馬師曾是她丈夫,桂名揚也是她的徒弟。薛覺先和她合作。廖、白和她同在一個層次上發光。若說聲腔流派,她也站在頂峰上。偏偏在這兩個問題上,她的意見卻被有意忽略。這不是比秀才遇著兵更有理說不清嗎?

女姐認為三十年代之前的千里駒,白駒榮都不形成流派。這不假。我母親雪影鸞和她朋友袁非我是千里駒迷, 碰在一起就研究千里駒的唱和做。袁非我是男花旦,他出台就學千里駒,用現在標準來講,他是駒派,但他們從未說過什麼派。我師公靚元享,他的徒弟有何劍秋、薛覺先、馬師曾、陳非儂,行內稱他小武大王、寸度亨,就沒有稱派。靚榮在當時被認為唱得,也錄了不少唱片。這些人也紅極一時,就沒有什麼流派稱號,我想想紅船班時期根本沒有流派稱號。當今之世,定了三條流派標準,由 「專家們討論一致通過」,領導一錘定音就可封流派!這已不是女姐所爭論的流派了!講一個笑話:一個老倌做點翰排場。他一連點了三個狀元。觀眾馬上柴台說他不懂。他立即拍枱說:我是皇帝,點幾多個唔得呀?連你點埋都得!

女姐堅持粵劇歷史上三十年代祇有薛、馬兩大流派,請注意 「三十年代」這個時間限定。二、三十年代薛馬爭雄,形成了當代粵劇模式,其他藝人步他們後塵。桂名揚是師承馬,又學薛,人稱「薛腔馬形」,把他和薛、馬並稱於史書,真該小心討論。人們離開具體人和時限,變成 「紅線女固執地說:『粵劇只有兩大流派,就是薛派和馬派,其他根本不入派』」。本來很有理據的分析,變成橫蠻無理。你說女姐冤也不冤!   

說說「五大流派」。有人想把它講成是歷史定論。如葉先生在文章裏指出的:一個叫童仁的專欄作家,在一篇名為《粵劇五大流派趣談》一文透露,「五派」之說早於三十年代由一家娛樂報紙評定。但作者未能提供資料來源,衹是口話口賠,作不得準。葉先生介紹另一資料是2010年出版,由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林雄主編的嶺南文化大名片之《粵劇》(羅銘恩、羅麗撰著)「一九四零年代,薛覺先、馬師曾、桂名揚、廖俠懷、白駒榮五位粵劇藝人就在這大時代的變革中脫穎而出,形成了各具個人風格的表演藝術流派」。既是官方,又有年代人物,可惜,還是未能成為「五大流派」提出有力的理據。

首先,這是省級製作,它不應犯一個嚴重的政治錯誤。1937-1945年,日本對中國全面入侵,「中華民族到了最後的時候」,中國進行八年抗戰,我們怎能說這是「大時代」? 省、港在日本鐵蹄統治下,藝人又怎能「在這大時代的變革中脫穎而出」? 當時正是在日本侵略者的迫害下,和出於民族自尊,薛、馬先後離開日偽統治下的省、港進入內地。1945年抗戰勝利,薛、馬回到廣州,薛覺先由於躲避日本追捕,精神受到嚴重損害,他連自己熟練的曲都忘了!聲帶受到根本性損壞。由於長期離開觀眾,他們的聲望也直線下滑! 這是兩位愛國藝人,為國家,為民族作出的貢獻與犧牲。而桂、廖、白則長期在敵佔區及國外做戲。在這樣的政治背景下,我們的領導,學者卻炮製出「五大流派」,這不是拿政治和歷史開玩笑嗎? 

二、三、四十年代不行,講價有減!就 五十年代吧!葉先生文中介紹:「粵劇生角五大流派之說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在內地流傳」。也不行!五十年代,建國初期,政治運動頻繁 : 土改,三反,五反,反右,大躍進,人民公社。戲劇界推行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史氏)理論體系,這是一個政治問題,不少人因反對史氏體系而成右派。

講一個故事,梅蘭芳戲改中提出「移步不換形」。文藝領導認為有勃於史氏體系,按性質是反黨行為。由於是梅蘭芳,主事領導不敢貿然處置,便上報周恩來,周恩來保護了梅蘭芳,批示妥善處理。結果漏夜找梅,要他第二日在會議上,主動收回這個發言。那麼「移步不換形」是什麼呢? 解放後,戲曲立即面對兩個問題:一、劇目問題。二、表演形式問題。梅認為把一些黃色有問題的劇目,如《酒樓戲鳳》、《大劈棺》、《鐵公雞》等劇目停演。京劇表演形式化可保留下來,這樣就可儘快恢復演出。他把這叫做「移步不換形」。這個不換形表演的形式化,唱腔的流派性正是戲曲的核心價值,被德國戲劇家布萊希特總結而為布氏體系,和史氏對著幹。梅收回發言得以身免,但從此戲曲不再談流派。

粵劇解放後立即中箭,五十年代初舉行一屆全國戲曲匯演,由於佳叔(靚少佳),仔姐(郎筠玉)一解放後便做《白毛女》,便選他們的團「新世界」排戲上京。他們排了《三春審父》去參加中南五省預選。誰知粵劇的色士風音樂,和光片戲服,被認為是帝國主義思想,立即取消粵劇的上京資格。周總理在上京劇種中不見粵劇,強調一定要有粵劇,這才急忙组團排戲,但不讓佳叔仔姐參與。如此政治氣氛,那有五大流派流傳的空間,連講也沒人敢講!60年代文化大革命, 70年代結束,80年代改革開放。這個時候何建青受到重視,他提出五大流派論,但他從未提出過一篇有份量的文章去論述五大流派的理據,所以五大流派的具體人也未搞清,廣州說是白駒榮,香港說是白玉堂。說理說不清,最好辦法就是「專家們討論一致通過」,領導一錘定音,「不要理她!」於是1990年五大流派正式定論。

流派,既與領導無關,也與專家們無關,它衹是演員和觀眾間的事,與女姐有關,她本身就唱出一大流派。她也在教學生,搞傳承和希望教出新流派。所以不能說:不要理她!而應該說:「他」不要理!

撰文: 何家耀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 big image
 圖: 馬師曾、紅線女、薛覺先合作演出粵劇電影《人海萬花筒之陳圓圓之歌》1950。2.《蝴蝶夫人》1953。 3.金牌小武桂名揚。4.太平戲院籌款,薛馬雙雄掛頭牌演出。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2022 戲曲品味 operapreview.com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