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Size

Cpanel

搜尋內容

李龍 懷念戲班老文化 盼往後十年再闖高峰

Cannot find interview/李龍_盼往後十年再創高峰 folder inside /tw_3t/vol1/operapreview.com/public_html/images/interview/李龍_盼往後十年再創高峰/ folder.
Admiror Gallery: 4.5.0
Server OS:Apache/2.2.22
Client OS:Unknown
PHP:5.6.40-1~dotdeb+7.1

春雨綿綿約李龍,龍哥沒有受陰霾天氣影響,一入話題便抖擻精神,滔滔不絕。像演員埋位,一腳踏進虎度門就入戲,好有專業精神。

看李龍的戲,觀眾多傾倒於他小武和將才那種雄姿英發的亮相,袍甲戲、靠把戲都是龍哥首本專長,一齣《長坂坡》更令人拍案叫絕;粵劇之外龍哥還演過幾部出色的舞台劇,近年杜國威的《寒江釣雪》和《珍珠衫》堪稱為代表作。

這幾年龍哥肩負了扶持新人的重責,他在青苗粵劇團擔任藝術指導,把自己數十年的演藝心得傳與下一代,最近並指導一班青年演出《珍珠衫》,杜國威把劇本交給幾個年輕人,包括江駿傑、杜詠心等改寫成粵劇,一眾青年演員群策群力合演一場好戲。珠玉在前,青年演員不無心理壓力,幸而有李龍當導師,大家又似乎有了依傍,龍哥說,藝術要承傳,總要讓年輕人闖一闖。

他戲班出身,是個很傳統很念舊的人,靠自己一步步上位,闖出名堂,戲班生活就是他人生的剪影。

講起戲班自然回想從前踏台板做日戲的日子,學藝基礎就靠那個時候建立。他常說的一句話:做多不如錯多。「曾經錯過,被駡過,驚過,永世記得。仲要睇個『包』食得大唔大。如果因自己過失,連累人做錯,甚至整台戲失色,即使大老倌無開聲話你,自己都知衰啦!對唔住好多人,咁大件事,點會唔記得?重有第二次咩!」他說波叔(梁醒波)四叔(靚次伯)都很好人,對後生很照顧很體諒,甚少擺款駡人,有些大老倌就不會跟你客氣;「有人鬧就好,鬧你即是教你。」他說,捱過駡就學曉了,記得了。所以他一直強調:做得多不如錯得多。

舞台實踐,活學活用

李龍紅褲仔出身,跟師傅逐套戲學,但真正的學藝還是在舞台實踐上,活學活用。師傅教的是套數,套數是規格,是死的,做戲是活的,要識應變,要懂得執生。「比如任姐唱女平喉,高音可以去到好高,你唱反線,唱唔到任姐咁高就唱低啦,規格啱就得啦,勉強唱得到都唔好聽。」

他童年就開始做戲,年齡稍長埋班,從低做起,由第五到第四、第三、第二,一步一步上位,做到文武生。做戲這一行很殘酷,年輕時有氣力,打得,但做不出戲味;到有戲了,年紀也大了,氣又沒有了。「年輕賣氣,年老賣戲,做戲好似煲湯,要火候。」他說幾十年在舞台打滾,台板都踏破了,還有甚麼未見識過?做戲臨場實踐最重要。舞台沒有take 2,經驗好寶貴,像龍哥,無論出甚麼岔子,都曉執生,夠火候!就像當年的大老倌,意外時常有,從容不迫就應付過去了,好像甚麼事都沒發生一樣。大老倌救場靠爆肚,這才是真功夫。

回顧自己的事業里程,他表示托賴平安,自己按步就班上位,算得上平步青雲,雖然也曾有挫折,一度停了下來,不久又重新埋班,到今天仍保持文武生席位,自覺非常幸運。在過去幾十年,粵劇也曾經從興旺轉為式微,不少人從高處跌落谷底。龍哥說他眼見幾多人很努力,很出色,但終其一生不見經傳者大有人在;做不成戲轉行的也不少,古語話讀者不成三大害,龍哥說「做戲不成豈止十大害,我哋入戲行嘅,多數少讀書,無才、無德,又無學識,你話能做出甚麼好事來?」

學藝不能依賴錄影帶

時移勢易,現在很多新人入行,不像從前為謀生而為興趣,今日環境比過去好得多,演出機會多,工作環境好,新秀演員都有讀書基礎,條件較好,幾年間就有人冒出頭來,但正如龍哥說的,經驗還要靠自己摸,師傅只管指導你,或者示範給你看,怎樣拿捏,怎樣捉摸神髓,要靠悟性。現代科技突飛猛進,戲演完,馬上看到錄影,龍哥認為,錄影對老倌來說是記憶和回顧,作為自己的檢討;對新人來說可以是教材,用作參考,但他勸喻新人不要太依賴錄影,別以為有影帶可看就不必上課學習,做戲不能靠模仿,不可有樣學樣,要有自知之明,靈活運用最重要。

戲班文化新不如舊

說到戲班文化,今時今日粵劇講創新,龍哥不反對新,但必須尊重傳統,有些創新是有建設性的,但不是樣樣要創新。舉個例子,粵劇「導演」是創新的,一套新戲,導演有他的創意,由他執導比較容易貫徹全劇的理念,在有商有量的情況下,老倌和導演一起討論,導演手法靈活處理,出來的戲劇效果和觀感就不一樣,這是有建設性的。

「經理人」對粵劇來說也是新東西,其實這個角色即是戲班的「櫃台」,幫老倌接戲、講戲金,一些不好直接出面的事情由櫃台處理比較好商量,班主訂人先找櫃台,老倌訂定,等如同時訂下跟他的一班下欄,人腳敲定,就好辦事了;有個時期,櫃台人工是由老倌包下的。現時環境不同從前,多數老倌自己做班主,已經不需要櫃台了。「龍嘉鳳」、「龍騰燕」都是龍哥自己的班,不過班主還有杜太,她主要兼顧行政工作,與櫃台角色又不盡相同。所以龍哥認為,老倌不同於明星歌星只管表演不理事務,戲班是不需要經理人的。

還有,戲班的「提場」,不知何時開始改稱為「舞台監督」,名堂好聽,實則仍是做提場,顧得叫人出場就顧不得打燈光了,那有能力去監督整個舞台運作呢?還是交給專業的去辦吧!

同檯吃飯凝聚力強

由於人才短缺,戲班又要慳錢,好些崗位已經沒有人做了,龍哥所懷念的戲班文化逐漸變質,開鑼連飯都不開了,改為派飯錢,以前大老倌廂位是個聚腳地,飯送來了,例牌兩個餸兩碟鹹菜,跟老倌的二式手下圍在一起吃飯,有如一家人,有些老倌如波叔會趕回來跟大家一起吃,今晚演甚麼戲,老倌有甚麼囑咐,都在飯桌上交帶。舊戲班很重視同檯吃飯的砂煲兄弟,如今戲班無飯開,這種相聚無形中消失了,班中兄弟的感情也聚不起來了。

開鑼的發布鼓是龍哥喜歡的,開場前十五分鐘,大鈸一響,發布鼓隨即轉三五七,提示全班人馬各就各位,十五分鐘後開場。尤其落鄉神功戲,發布鼓響,鄉民扶老携幼趕緊入場,戲棚好熱鬧有氣氛,也使班中人有時間觀念,不可遲到出場。

盡管時代向前推進,但龍哥認為好的東西應該要保留,戲班大鑊飯、開鑼發布鼓等等,這些傳統習俗,說的是一種凝聚力,呈現的是戲班中日積月累的深厚感情。

戲班文化在演變,班中的兄弟感情也在變,今天不可能和昨天比,龍哥明白做人要向前看,依目前身體狀態,他至少再有十年風光毫無疑問,加上多才多藝,粵劇之外,音樂劇、舞台劇都有突破性成就,以他今天成熟的藝術造詣,大有再闖高峰的能力,往後十年,龍哥衷心期盼:希望有緣遇到好劇本、演好戲,交代自己,回饋觀眾。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2022 戲曲品味 operapreview.com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